原標題:教育局長辭職 教改何去何從
家長反對聲音不斷 河北涿鹿全面叫停“三疑三探”教學
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教育和科技局局長郝金倫,日前因當地政府對他在全縣中小學推行了兩年的“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全面叫停而辭職。他的辭職信在網上傳播后,引發社會熱議。有人認為,這位改革帶頭人以辭職表達對教學改革擱淺的無奈;也有人認為,郝金倫所力推的教育改革被叫停是觸碰了現實之礁。記者就此事進行了實地調查采訪。
郝金倫:
改革停掉非常可惜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由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運用拓展四個環節組成。簡單說,就是區別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它雖然體現了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卻在涿鹿遭到全面叫停。
記者致電郝金倫,他說,改革做了兩年,因為部分家長的呼吁就停掉了,非常可惜。“我是不能容忍灌輸式的課堂,所以辭掉職務”。
據涿鹿縣教科局介紹,2014年4月,時任縣教科局局長郝金倫帶隊到河南省西峽縣考察“三疑三探”課堂教學模式,發現這種教學模式符合教育部課程標準,是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回來后,經縣教科局局務會研究,決定引進并實施該模式。從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涿鹿縣所有中小學,不分年級、不分學科,所有課堂都逐步采用這種教學模式。
反對聲:
三疑三探耽誤孩子
“三疑三探”推行以來,家長反對聲音不斷。2015年7月,迫于家長反對壓力,縣政府叫停了位于縣城的一所小學和一所初中使用“三疑三探”,其他學校繼續實行。今年7月5日,300余名家長呼吁叫停“三疑三探”。當日下午,涿鹿決定全面叫停“三疑三探”。
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陳曉峰說,“學校采用‘三疑三探’后,考試少了,考了也不公布成績、不排名次,我怎么知道孩子學習的好壞呢?我還想著孩子能排前幾名,以后有機會去外地念中學呢!”學生家長徐海兵說,“升學靠考試成績,別人都在擠時間,我們卻在丟時間,多耽誤孩子啊。”
記者在與學生家長交談中得知,部分老師因完不成教學任務、課堂氛圍混亂反對“三疑三探”,還在與學生家長交流中傳播,并在貼吧、微信圈中持續發酵。
■聚焦
學生是否受益?
涿鹿縣副縣長李迎春說,“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標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進、推行這種模式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推行的方式方法上有些欠妥。
據了解,學校在落實“三疑三探”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老師素質良莠不齊,疲于應付新的教學模式,教學任務完成不了;保證不了課堂紀律,學生不是在討論而是在說閑話。在一些一線校長看來,這個改革是順應時代潮流的,但應該逐步滲透,通過試點帶動改革。
有學生覺得,在“三疑三探”的輕松氛圍下上課,他們很高興。而部分學生和老師認為,盡管這種教學模式初衷是好的,但在操作中遇到現實的尷尬。學生小胡(化名)說:“同學們講題一節課下來講不了幾道題,下面坐著的同學有時還跟不上,等于一節課什么都沒有聽到,甚至同學講題講的還有錯,老師再重講一遍,特別浪費時間。老師每節課只講10多分鐘課,講不完就往后推。”
郝金倫說,“三疑三探”并不是說,孩子提出多少問題老師就在課上解決多少問題。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有些老師因為增加了負擔嫌麻煩,習慣于按照多年來背好的課灌輸教學,對于學生的不斷提問,他們覺得是節外生枝很厭煩。
是否水土不服?
涿鹿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多為山地、盆地和丘陵,縣內最偏遠的學校距離縣城130多公里。大多數學生靠考試改變命運。
涿鹿縣教科局副局長許世民說,我們縣的一流學生去衡水、石家莊讀高中,二流的學生去張家口讀高中,剩下的學生才在涿鹿中學念書。近幾年,每年縣里都有100多優質生源流失。
同時,教師隊伍也跟不上教改要求。大堡學校校長李樹杰說,我校有50名教師,大多數老師是近幾年招的特崗老師,且我校位于偏遠山區,老師的流動性大,有的老師參加一年工作就調走了。去年我們學校調走了18名老師,只能補充一些大學畢業生。許世民說,沒有足夠的優秀老師保證全方位推進教改,大部分老師的教學素質和能力很難勝任,在推行“三疑三探”過程中老師大多疲于應付,缺少主動思考。
記者采訪得知,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家長更多在意分數和升學情況,很少在乎學校采取什么教學模式。許世民認為,如果完不成教學目標,保證不了學習成績,就必須學生少講、老師多講,“不能為了教改而教改”。
李迎春表示,“三疑三探”是涿鹿教育改革中的一項內容,盡管叫停了“三疑三探”,但不會停止教改的步伐,仍會學習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