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一款由政、銀、保三方合作的農業金融新型產品——農業保險貸在我省誕生。7月15日,省財政廳與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江蘇省分公司舉行簽約儀式,“農業保險貸”正式成立。
“農業保險貸”到底是個怎樣的產品?如何運作?能給“三農”帶來多少便利?
“農業保險貸”由省財政廳牽頭,郵政儲蓄銀行江蘇省分行、人保財險江蘇省分公司具體運作,以享有財政補貼的農業保險為基礎。
省財政廳副廳長宋義武說,作為我省三方打造的首款金融創新產品,“農業保險貸”是發揮財政、銀行、保險等各自政策功能、業務優勢和網點便利,緩解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矛盾、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他表示,要將“農業保險貸”打造成為強農惠農的民心工程,發展農村普惠金融的創新工程,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樣板工程。
據了解,目前郵儲銀行網點幾乎覆蓋我省所有鄉鎮。人保財險承保的農業險占了全省的80%左右。
那么,誰能拿到“農業保險貸”?業內人士解釋,參加農業保險的農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各種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只要有融資需求都可以就地、就近申請“農業保險貸”。人保財險信用保證險部夏宇說,我省幾乎所有農業生產經營者都參加了農業保險,就是說這個群體絕大多數可以申請農業保險貸。
毛洪文,句容有名的“果蔬大王”,現在有個1100多畝的蔬菜園,還有個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100多戶,去年銷售2000多萬元。
“我正在探索一條果蔬種植和農業旅游、生態農產品體驗式銷售結合的新路。”毛洪文說,以前是單純的蔬菜種植、進城銷售,現在要在大城市開設體驗店、發展會員,組織他們到基地觀光、采摘、體驗,享受農家樂趣。6月底,他在南京藍旗街開設首個體驗店,至今已有會員200多個,計劃在南京發展會員10萬個。為加快產業轉型,他計劃新上果蔬清洗、包裝等設備,同時在生產基地新建廁所等硬件設施,滿足游客需要,但需要一筆不小的投資。他說,多年來已有1800多萬元投在農業設施上,但不能用于貸款抵押。現在農業保險保單可以抵押,等于解開了“死結”,他順利貸到了200萬元。他說,有了“農業保險貸”的資金支持,他的事業計劃一定能向前推進。
15日的簽約儀式上,家庭農場主、揚州市江都區丁溝鎮榮臣村鄒家組的韓開洪,與郵儲銀行揚州市分行、人保財險揚州市分公司簽約,貸款20萬元。“這筆錢是用來購買兩臺烘干機的。”韓開洪說,今年夏收趕上連日陰雨,周圍很多人家的麥子因沒有太陽爛麥場了。他種500多畝地,靠著自己的3臺烘干機,損失很小。雖然單季每畝收入700多元,總收入比去年同期少了約15萬元,但并沒有虧,烘干機還為其他農民提供了有償烘干服務。
“農業保險貸”的推出,既遵循了市場規律,又有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由財政資金增信帶動金融機構加入。據悉,這種貸款的融資成本不高于同檔次基準利率上浮30%,以目前基準利率是4.35%來算,上浮30%后即5.655%。由財政牽頭首期建立6600萬元規模資金池,其中600萬元為續貸周轉基金,一旦貸款人到期還款困難,用這筆錢作為過橋資金;另外6000萬元,將用于貸款不能償還時按比例向銀行支付,作為風險補償。
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王雄飛行長承諾,為降低“農業保險貸”融資成本,郵儲銀行不收取任何融資手續費或承諾費;對“農業保險貸”專門開辟綠色通道,7個工作日內可完成全部貸款流程。
以農業保險投保戶為對象,用農業保險保單作為抵押,到郵儲銀行貸款,這對農業生產者來說,既方便辦理,還能享受較低利息;對銀行而言,有保單抵押,有資金池風險補償,大大降低了業務風險,因此得到多方響應。
長期以來,我省農村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比較突出。隨著農村生產經營變化特別是規模經營對金融的需求更為迫切,雖然出臺了不少扶持政策,但實際收效不大。
“農業保險貸”的出現,有望成為轉機。 本報記者 邵生余 本報實習生 孫一萱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