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5日電(金佳緒)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經過短暫的間歇期后,7月13日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地區新一輪強降雨再次席卷而來。這是今年以來南方第29輪強降雨過程,中央氣象臺已于13日6時發布暴雨和強對流預警。那么本次降水過程主要影響哪些區域?將持續多長時間?與前期降水是否會有疊加效應?需要重點關注哪些災害?13日,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秦華鋒就這些問題接受了新華網和中國氣象網的聯合采訪。
秦華鋒(左)接受記者采訪。趙天宇 攝
7月13日開始,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新一輪強降雨天氣,這輪強降雨將持續多久?強度和影響范圍如何?
秦華峰:南方的這輪降雨從13日起,將一直持續到16日,最強降雨時段集中在14日至15日。這次降雨將主要影響四川盆地、江漢、江淮、江南北部及黃淮南部,其中,湖北和蘇皖南部是受強降雨影響最為嚴重的地區。降雨的強度主要考慮以大到暴雨為主,局部地區有大暴雨,特別是江漢及黃淮等地累計雨量將達100毫米至20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還伴有短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此次強降雨天氣出現的原因是什么?未來南方地區是否依然持續多雨?
秦華峰:隨著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影響結束后,副熱帶高壓逐漸西伸,西南暖濕氣流也隨之加強。而這次強降雨是由于高空槽東移,在槽前產生降水,加之北方的冷空氣不斷南下,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劇烈交匯,產生強降雨。
此外,目前正值夏季風盛行期,對流活躍,因此我國南方地區降水過程也比較多。此外,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8日至20日,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游一帶還將有一次降水過程。
什么是汛情的疊加效應?本輪強降水是否與前期降水有疊加?
秦華峰:汛情的疊加效應大多指的是對中小河流的影響,前期某地降水已經比較多,導致該地的江河水位較高,而后期此地降水依然較強,導致江河水位持續在較高水平的現象,可以說此次降水與前期降水具有疊加效應。
受南方多輪強降水影響,我國已有多個中小河流及水庫超警戒水位和汛限水位。根據監測資料顯示,截至7月13日太湖已超警戒水位0.98米,洞庭湖超警戒水位0.87米,鄱陽湖超警戒水位1.72米;此外,三峽水庫超汛限水位6.71米。在本輪強降雨過程中,預計太湖流域的面雨量將達35至50毫米,因此強降雨會對中小河流水位產生疊加效應,高水位仍將持續。
本輪強降雨將對長江中下游造成怎樣的防汛壓力,防范重點是什么?
秦華峰:此次強降雨過程會使長江中下游一帶的防汛壓力進一步加大,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等地江河庫湖汛情將持續發展。
受強降雨影響,山東南部、湖北中南部、安徽南部、江蘇中南部、湖南東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發生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加大,需加強長江干支流、洞庭湖、鄱陽湖及太湖流域的雨情、水情、汛情監測,做好防洪應急物資調配工作,防范持續高水位運行可能導致的險情。
此外,需關注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云南西部、四川盆地、湖北西南部和東部及安徽南部都是山洪地質災害的高發地帶,上述地區公眾應及時關注最新天氣預報信息,盡量避免在強降雨時段外出或進入危險區域;山區村鎮、沿河公路、礦區、旅游景區等地要加強監測預警,山區居民應及時撤離至安全地帶。
同時注意防范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鄉內澇以及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等局地強對流天氣的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