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媒:中國建議民眾肉類消費減半 有助減少碳排放
編譯 胡婧
參考消息網6月22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政府列出了一項計劃,以減少其公民的肉類消費量,將其減少50%,氣候變化項目支持者希望此舉將在避免全球變暖的努力中產生重大影響。
據英國《衛報》網站6月20日報道,新的居民膳食指南由中國衛生部起草,該指南推薦說,中國13億人口應該每人每天食用40克到75克的肉。該指南每十年發布一次,旨在改善公眾的健康狀況,但可能也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大幅減少提供了機會。
報道稱,中國在好萊塢名流中找到了不同尋常的盟友,演員阿諾德·施瓦辛格和導演詹姆士·卡梅倫參與了一系列新公益廣告,他們鼓勵中國人少吃動物肉類,以有利于環境。
一旦遵循新的指南,那么到2030年,中國畜牧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10億噸。
報道稱,在全球,使地球氣候變暖的排放中,有14.5%來自飼養及食用牛、雞、豬及其他動物——比整個交通部門的排放量還多。牲畜釋放出甲烷,這是高效溫室氣體,而地面清理及肥料釋放大量的碳。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的主任李俊峰說:“通過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預計畜牧業將轉型,碳排放量將減少。”
“解決氣候變化問題,涉及科學判斷、政治決策、企業支持,但最終仍有賴于公眾的參與,改變中國的消費行為。我們每一個人必須相信低碳概念,并緩慢適應它。”
對于許多中國人而言,肉類從珍稀佳肴變成了日常基本品。1982年,普通中國人每年僅吃13公斤肉類,而牛肉因為稀缺性被戲稱為“百萬富翁的肉”。
報道稱,中國崛起成為全球經濟大國,這徹底改變了人們的飲食。普通中國人如今每年食用63公斤的肉,如果不打破這種趨勢的話,預計到2030年,人均肉類消費量還將增加30公斤。新的膳食指南將會使肉類人均年消費量減少到每年14公斤至27公斤。
報道稱,中國如今消費了全世界28%的肉類,包括一半的豬肉。不過,就人均肉類消費量而言,中國仍落后于其他十多個國家,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人均消費量是中國人均消費量的兩倍。
據野生救援協會的新報告,中國肉類消費量的預測增量將每年給大氣層帶來額外的2.33億噸溫室氣體,也給中國的水供應帶來更大壓力。因為河流和地下水遭污染,中國的水供應已經受到破壞。
該報告警告說,中國不加以抑制的肉類消費量還將令其耕地退化,并加劇中國的肥胖和糖尿病問題。估計有1億中國人患有糖尿病,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
今年,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科學家發布的另一份報告發現,在全世界廣泛接受的素食主義可以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近三分之二。
詹姆士·卡梅倫說:“中國擬將肉類消費量減半,此舉不僅將對公共健康產生巨大影響,還是大規模的領導性舉措,大幅降低碳排放,實現在巴黎協議中制定的目標。”
“畜牧業排放量比所有交通排放量的總和還多。如果我們打算將全球變暖趨勢限制在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制定的2C標準內,那么降低對動物類食物的需求至關重要。”
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