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16日電(記者 汪文品)滬深樓市新政落地半月,一線樓市成交急速降溫。然而,在南京、杭州、蘇州、福州、東莞、中山、武漢等許多二線城市,三月出現了樓市交易的火爆情況。不僅一房難求、地王頻現,甚至出現了“日光盤”。為什么二線城市的樓市會突然出現瘋狂局面?這股熱度能持續多久?
一線樓市急凍 二線樓市火爆
猴年開春,一線樓市瘋狂上漲讓人看得心驚肉跳。進入3月,二線城市成為接替一線城市的樓市上漲的重要區域,不管是從樓市成交量、成交價格,還是土地市場的多個指標都搶跑全國。
各項數據也提供了一定佐證。清明后一周,北京市新建商品房以及二手房的網簽數量,環比均下降近40%。有媒體報道說,為了快速變現,有業主直接將原報價900萬元的二手房降到690萬元。在“3·25”新政實施后,上海樓市也出現了量價齊跌的現象,虹口區房價跌幅位列各區之首,跌幅為29%。此前房價已連漲十五個月的深圳樓市成交量也遭遇“速凍”。3月最后一周,深圳的中原報價指數均已跌破50%,這表明深圳報價下跌的房源數量已經超過報價上漲的房源。
緊接著,二線城市火速“接棒”。易居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3月,中國30個受監測的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56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33.0%,同比增長82.9%。3月市場成交創下歷史上月度最高水平。其中,3月杭州樓市成交最為火爆,環比增幅為30個城市之最,達到322.1%。天津其次,環比增幅達到260.7%。
得益于一二線樓市的火爆,標桿房企一季度取得猴年銷售開門紅。據悉,已公布3月房企銷售業績的24家房企,合計銷售額高達1939.9億元,同比漲幅高達128%。
國家統計局4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呈現大幅度上升。1-3月,商品房銷售面積2429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1%,增速比1-2月提高4.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35.6%,住宅銷售額增長60.3%。銷售額方面,商品房銷售額18524億元,增長54.1%。
值得注意的是,3月末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待售面積出現了一個明顯的下滑,這是庫存環比首次出現了下降。面對巨量庫存,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頻頻加施“藥量”,各地都把放寬信貸、活用公積金杠桿、降低稅費、加快棚戶區改造和貨幣化補貼作為去庫存的發力點。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3516萬平方米,比2月末減少415萬平方米。
市場的火爆同時迎來的是房地產投資回暖。自2014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已經連續23個月下滑,今年一季度首現反彈。1至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7677億元,同比增長6.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1%)。
進入3月,各地掀起了一輪拿地熱潮,開發商紛紛將目光投向二線城市。尤其是合肥、南京等城市,且大多數為高溢價拿地。事實上,今年一季度標桿房企拿地繼續維持高位,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其中,標桿房企在二線城市拿地金額為636.47億元,占總金額的53.6%,較去年同期大漲18.9個百分點。
三大動力支撐二線火爆
二線城市的樓市為何會在此時火爆?業內普遍認為,寬松的信貸政策、持續利好的樓市新政為二線城市的上漲提供了社會條件,一線樓市的調控收緊、土地惜售充當了“助攻”,而房地產的投資性需求則成為助推市場熱度和價格上升的“元兇”,并將直接助長二線城市的樓市風險,亟需抑制性的樓市調控政策。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對記者表示,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不僅沒有去庫存壓力,相反還面臨著供應不足、價格快速上漲的壓力,“增加供應、抑制價格、打擊投機、防范泡沫破滅可能導致的金融風險、完善住房保障,是這類城市面臨的任務。”
業內分析,經過2015年多輪貨幣信貸政策調整后,信貸全面放松,目前購房信貸優惠位于最佳窗口期。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達4.67萬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比第二高的2015年一季度高出1.06萬億元。此外,多地公積金貸款額創下新高,表明個人貸款多增的絕對主力也是中長期,房地產按揭明顯增長。
2月末,央行再次降準0.5個百分點,為信貸需求的增長提供更寬松的環境。此外,為了打好去庫存攻堅戰,二三線城市的樓市出臺多項利好政策,有效地刺激了樓市需求,提振了市場信心。
國土資源部日前印發《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綱要》指出,結合房地產去庫存,實施有效用地調節政策,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在住房供求關系緊張地區適度增加用地規模,對房地產庫存較高的城市,減少直至停止住房用地供應。
此次國土資源部提出對庫存較高城市減少用地供應,體現了“一城一策”思路。近一個月來已經有多個省市針對土地供應市場采取收緊措施。
此前,一線城市在標桿房企拿地爭搶的影響下,已經普遍出現了地價超過房價的現象。一線城市土地市場惜售,二線城市優質地塊資源較少,房企拿地競爭激烈,熱點地塊溢價率高企進一步帶動整體市場溢價率提高,樓面價上漲。
面對二線城市房價、地價的攀升,各地政府都抓住時機,加大土地供應。
在不少開發商看來,在二線城市拿地有著戰略考量,也是無奈之舉:一線城市拿不動、三四線城市不敢拿,二線城市似乎成了必然之選。從開發商現金流角度考慮,市場好趕緊推。而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出現明顯增長。數據顯示,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1992億元,同比增長14.7%,而今年1-2月份為下降1.0%。
然而,部分二線城市的土地供應量放大、地價高企、樓市投資客比例過高、調控政策或將出臺等風險因素已開始顯現,值得開發商和購房者警惕。
一線城市的房價接連暴漲大幅抬高了剛需的購房門檻,透支未來的市場需求。而由于資金的溢出效應,一線城市政策收緊、門檻上升使得大批過剩的資本轉而流向周邊的二線城市。二線城市房地產的投資屬性被強化,投資客正在代替普通購房者成為購買新主力。在市場瘋狂火熱的情況下,甚至剛需改善需求客也恐慌性入市,需求不斷被激發。
非理性上漲難持續須警惕風險
在現有的政策、貨幣環境下,二線城市或將延續短期上漲的行情。不過,土地價格的飆升無疑導致房價上漲,價格持續上漲又將導致投機性、投資性需求卷土重來,市場風險會不斷累積。
一位房地產研究人員表示,目前,中國二線城市仍處于去庫存期,吸客能力沒有根本提升。“從目前房企的投資意愿、新開工面積來看并沒有出現向好的轉變,在這種大背景下,所謂的‘時光盤’‘日光盤’更多是開發商的一種銷售行為,只是借機加快資金回籠。”
一位房企投資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以南京、蘇州為代表的二線城市土地市場大熱、地價屢創新高,但開發商還是義無反顧地高價拿地,其中的無奈已不在于未來盈虧,而是事關企業生死。供應總價提高了,然而,產品結構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這對于客戶來說并沒有太大轉變,但購房成本卻增加了。這就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未來市場的風險。
一季度房地產市場表現不錯,但對即將來臨的二季度,業內人士并不樂觀。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二季度結尾的時候,那些先前比較火熱的城市如蘇州、南京、合肥等都存在成交量下降的可能。
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云昌分析稱,目前我國一些大城市的樓市泡沫還在不斷被吹大,的確存在破滅的風險,但是還沒有達到馬上要破滅的狀態,上海、深圳等地收緊限購政策,就是防止大城市的房價進一步提升,泡沫進一步被吹大進而面臨破滅的危險,“一般來說,越是大城市,樓市熱得快,冷得也快,上下波動也較大;相反,小城市熱得慢,冷得慢,波動也小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