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國企出了這樣一道考題。在經濟轉型調結構時期,國企更成為改革中重要的主體。
兩會期間,由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指導,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小新、《國資報告》雜志主辦了《對話新國企,加油“十三五”》系列訪談,邀請十幾位央企老總縱論國企改革。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董事長周明春把“提質增效”分開理解:“提質”是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最優的服務;“增效”是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謀劃企業的業務發展和管理提升,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要做到近期效益和遠期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周明春透露,“中國航油的計劃是,今年的商品銷量比上年增長5%,實現銷售收入和利潤初步計劃要增長10%以上,通過實實在在的業績和數字,為國民經濟的穩增長發揮應有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董事長、黨委書記程并強認為,去產能有個很重要的任務,要大力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他指出,在去產能過程中,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妥善處理好職工安置,保證社會穩定。
“武鋼作為國有企業,8萬人不可能都煉鐵、煉鋼。只能有3萬人煉鐵、煉鋼,可能有四五萬人要找別的出路,這就是武鋼現在在做的事情。”對于人員的安置,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國強認為出路很多:第一個途徑是,在法定退休年齡5年之內的、沒有工作能力或者沒有工作愿望的員工,可以離開崗位等待退休;第二個途徑是把相關的多元產業做大,吸納從鋼鐵主業退下來的一部分職工;第三個途徑是與地方政府、其他用工企業進行對接,幫助職工尋找崗位。
馬國強深知武鋼面臨的困境。“很多單位有用工需求,但同時有很多人沒有工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矛盾,他認為原因在于長期以來國企員工收入水平高,用這樣的收入水平到社會上去找工作,存在難度。
馬國強認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是一個公認的事實。“我們一方面產能過剩,另一方面,2015年我們仍然進口了接近1200萬噸鋼材。”他說,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創新。
馬國強說,鋼鐵企業除了要滿足既有消費,還應該創造新的需求。“比如這次城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大力推廣裝配型鋼結構住宅。我們現在修路、修橋、蓋樓還用到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如果鋼鐵企業有信心也有能力讓將來的橋、樓都用上鋼結構,這對鋼鐵行業、鋼鐵企業來說無疑是利好。這是我們要創造的需求。”
對于創新,全國人大工表、新興際華董事長劉明忠認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這樣技術人員才有積極性。”他指出,不僅要讓技術人員有基本收入,還要在創新成果轉化以后讓他們獲得收益。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要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
劉明忠說,國務院國資委2003年成立,從2005年就開始抓董事會的選聘,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解決現代企業制度里最主要的法人治理結構的問題。
新興際華的方法是讓外部董事多于內部董事。劉明忠介紹:“我們集團有9個董事,5個是外部的,4個是內部的。這些外部董事是經過外部董事專家委員會選拔出來的,他們既是決策上的專家,又是經營上的老師,是各個行業的佼佼者。這給我們新興際華在持續發展上注入了活力。”
一連串數字就是最好的證明。“從2005年到2015年,我們的營業收入從100多億元發展到2037億元,利潤和資產規模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幅,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今年,國企兼并重組、混合所有制成為改革的重中之重。
江西省國資委副主任鄭高清介紹,近年來,江西省國資委圍繞優化國資布局、激發國企活力,與央企、世界500強等企業深化合作,完成了五大集團的戰略重組。“我們深知國有企業間的整合、重組,不是簡單的‘離婚’‘結婚’,而是通過市場手段,撬動資源的有效配置,推動資源、資產、資本向優勢企業集中。”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產會不會流失?
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說,“中國建材對3家上市公司加大了規范的混合力度,以北新建材為例,過去是一股獨大的公司,如今引入非公資本的股東,既擴大了企業規模,增加了盈利,同時使企業更加多元化,管理更加規范。”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