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數百項重要改革成果。央廣網于近期策劃推出《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專欄,全方位梳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理論表述及形勢論斷,對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精神進行深度解讀。
習近平:“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談到人民群眾和文藝的關系時,習近平指出:“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
電視劇、電影導演姚曉峰
【專家點評】文藝工作者是百姓一員 文藝來源于人民、服務于人民
著名導演姚曉峰表示:“我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百姓,我拍的戲都是源自我對生活的點滴感受。”文藝源自人民,服務于人民。無論呈現形式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文藝都是人民的文藝,反映的是人民的真實生活。只有扎根生活、體驗生活,才能將從生活中得到的感悟通過藝術手段表現出來,創作出讓老百姓產生共鳴的好作品。要想寫出租車司機的生活,你不能開私家車去體驗,必須從辦理手續到拉客上路一步步一點點體驗他們的經歷,這樣你才能真實感受到出租車司機的喜怒哀樂。
文藝工作者的筆端和鏡頭要對準人民的喜怒哀樂,文藝工作者的心中要牢記人民的冷暖,用善于發現的眼睛去尋找普通人的閃光點,用飽含感情的筆去塑寫平凡人的非凡人生。姚曉峰導演對此感受頗深:“我熱愛生活、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我作品中的人物都有自己和身邊普通人的真實寫照,所以我拍的東西才能讓觀眾覺得真實,才能讓觀眾感受到溫暖、看見希望。”
要想創作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文藝工作者就一定要“接地氣”。藝術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但創作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姚曉峰表示:“文藝工作者也是普通人,絕不能高高在上。”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最值得贊美的人。文藝工作者要堅定“寫人民、演人民、給人民看”的立場,禮贊奮斗精神,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讓人們看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讓夢想的曙光照進每個人的心房。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