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習近平扶貧新論斷: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和精準扶貧
貧困問題,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攔路虎”,也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事情。他曾說“他們(困難群眾)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習近平十分關心扶貧開發工作,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后,他走遍了中國絕大多數貧困地區,提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精準扶貧”等扶貧方略。他指出,2020年讓全國人民一個不落都過上小康生活。
習近平脫貧論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精準扶貧中國最近30多年來共減少6.6億貧困人口,是世界奇跡、人類壯舉。但是,貧困狀況依然嚴峻,還有約7000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每年要減貧1200萬人,每個月要減貧100萬人,形勢逼人,任務艱巨。習近平指出,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尤其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他強調:“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扶貧先扶志。扶貧工作中“輸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貧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貧與扶志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要送溫暖,更要送志氣、送信心。習近平強調:“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我們頭腦里有無這種意識,貧困地區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長處、優勢在特定領域‘先飛’,以彌補貧困帶來的劣勢。如果扶貧不扶志,扶貧的目的就難以達到,即使一度脫貧,也可能會再度返貧。”
扶貧必扶智。擺脫貧困需要智慧。培養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窮根,阻止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再窮不能窮教育。習近平多次強調“扶貧必扶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他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參加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扶貧先扶智,絕不能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堅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
精準扶貧。“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習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的。2014年1月,中辦詳細規制了精準扶貧工作模式的頂層設計,推動了“精準扶貧”思想落地。2014年3月,習近平參加兩會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實施精準扶貧,瞄準扶貧對象,進行重點施策。進一步闡釋了精準扶貧理念。2015年6月,習近平在貴州就加大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又全面闡述“精準扶貧”概念,提出“六個精準”,即“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強調,中國扶貧攻堅工作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增加扶貧投入,出臺優惠政策措施,堅持中國制度優勢,注重六個精準,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精準扶貧”,是習近平新時期對扶貧工作的新論斷,是對黨的扶貧理論的新發展。他提出,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堅持精準扶貧,倒排工期,算好明細賬,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從對貧困宣戰的態度中,我們看到國家的責任變得明確而巨大。他對扶貧工作提出精準要求,這意味著,要撬起貧困這座大山的支點,就要利用精準這根杠桿。他強調:“勵精圖治,發憤圖強,以中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盡短時間使整個國家‘脫貧’,盡短時間使中國立于發達國家之林!”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