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不設住房產權查詢端口、不設授權查詢權限、查詢結果不作為法院判決和行政處罰依據。
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去反腐化”
盡管頻發的“涉房腐敗”案件讓社會各界對“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的“反腐屬性”寄望頗高。不過,由于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和信息主權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博弈不斷,“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要實現“反腐”功能,還十分遙遠。
為了打消地方政府對于涉房信息的擔憂,住建部在推進“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的過程中,已經開始與地方政府簽訂“數據采集和使用安全協議”(下稱“安全協議”)。住建部同時承諾,“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采集的數據僅用于宏觀分析,且住建部不設房屋產權查詢端口,亦不擁有查詢權限,個人住房信息的查詢權仍保留在地方政府。
目前,住建部已經與40個首批實現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的城市簽訂了“安全協議”。此前,社會各界曾希望通過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能夠在獲得許可的情況下,直接查詢特定條件主體的房屋產權信息,以推進反腐工作。
安全協議“解憂”
“完成數據采集和聯網的40個城市,按照有關的工作規定,住建部都與各城市簽訂了‘安全協議’。”6月19日,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安全協議主要針對屬地個人住房信息采集、使用過程中住建部和地方主管部門之間的權責劃分。
2010年6月,住建部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加快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會議”,全國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正式啟動。按照國家發改委對電子政務工程的要求,該系統采用鏡像技術,將地方城市的房產交易、登記等數據全面、完整地采集至住建部設于各城市的前置服務器,并實現數據實時更新。
至2012年6月,住建部完成了40個城市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工作,而為完成這一工作目標,住建部以“超標口徑”,對60余個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進行了全國聯網。但是,在2012年6月40城市聯網目標達成后,聯網城市的數量就鮮有增長,一直維持在60余個的水平。
記者了解到,在聯網工作推進的過程中,“明顯感受到了”來自地方政府的擔憂,“由于這種擔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方政府的配合度,在聯網工作推進過程中,也出現了地方政府不按期同步數據、以遷移屬地服務器等理由,切斷與住建部前置服務器聯網的情況,造成數據不符等情況。”一位知情人士稱。
記者了解到,住建部曾多次召集會議,在強調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的重要性并下達工作時間節點的同時,也圍繞“個人住房信息”采集和使用的安全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其中主要的解決方式就是與地方政府簽訂“安全協議”。
目前,住建部已經與實現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全國聯網的40個城市簽訂了“安全協議”,并已形成“工作慣例”。未來實現聯網的城市也將遵循這一慣例,簽訂“安全協議”。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