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12年12月
第一次改造
擴能30多平方米
去年12月,地鐵運營公司對天府廣場站進行改造,為方便乘客,運營公司對展臺進行擴能改造,通過壓縮天府廣場站設備區域,增加30多平方米的候車面積
2013年4月
第二次改造
擴能約40平方米
4月11日,天府廣場站再一次擴能。地鐵運營公司對天府廣場島式站臺進行為期2個月的擴能改造,新增面積約為40平方米的站臺,預計5月底完工
數字
2號線開通首日
1號線客流達到21.6萬人次
2號線客流12.5萬人次
總計約34萬人次
今年糖酒會首日
1號線客流量47.8萬人次
2號線為33.6萬人次
合計客流約81.4萬人次
天府廣場站
目前日均換乘客流超過10萬人次
4月11日擴容約40平方米,去年12月擴容30多平方米2號線試運營不到一年時間,成都地鐵目前唯一一個換乘站天府廣場站已先后兩次擴能,兩次改造均為增加面積,滿足增長的客流。
對此,不少市民心中充滿疑問,“難道設計規劃地鐵的工程師們沒見過地鐵?連我這個外行一看就知道站臺太小”“不僅天府廣場,其他各站都偏小,特別是規劃的換乘站”“為什么沒有超前眼光?”“為什么不能修大一點?一步到位?”……
天府廣場站設計是否合理?成都商報記者專訪了成都地鐵設計方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海波,作為成都地鐵1、2、3、4與7號線的主要設計者,張海波表示1、2號線設計不是沒有遠見,相反,當時在車站設計上已超前。不過隨著城市發展,客流激增也是事實,為此今后新站臺在設計上都將比原有站臺考慮得更寬。
現場探訪
晚10點后
天府廣場站熱鬧開工
4月11日晚10點,喧囂的站臺這個時候原本已該安靜下來。但由于從11日晚上開始,地鐵公司對站臺中部2號線換乘1號線通道樓梯頂部進行增設站臺板,站臺又熱鬧了起來。本次新增面積約為40平方米的站臺,預計5月底完工,為減小換乘的影響,整個施工都安排在晚上10:00至次日6:00之間進行,白天不施工,并會有施工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看管及防護。
天府廣場站為地下四層結構,其中負二層為1、2號線共用站廳層,負三層為1號線站臺層,負四層為2號線站臺層。1號線換乘2號線,乘客乘坐1號線列車到達天府廣場站后,在側式站臺下車后沿站臺中部下行自動扶梯到達2號線島式站臺層,實現換乘。而2號線換乘1號線,乘客乘坐2號線列車到達天府廣場站后,在下車后沿2號線站臺中間的換乘步梯上到1號線島式站臺層。改造的區域就位于天府廣場站2號線換乘1號線步梯的正上方即負四層到負三層的步梯上部空間。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改造時將在步梯上搭建一個平臺與負三層的站臺連通,以此增加站臺面積。本次改造完成后,能有效增加站臺候車面積約8%,緩解高峰時期候車擁擠。
對話設計方
“現在看設計小了,當時已經超前了”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海波坦言1、2號線設計不是沒有遠見,相反,當時在車站設計上已超前,只是城市快速發展,加之目前只有天府廣場站唯一一個換乘點,實際客流確實大大超過設計客流。
有沒有超前設計?
“站臺、車輛都是超前的”
“2003年成都地鐵1號線開始立項并確定規模,兩年后的2005年正式立項。標準島式站臺(非換乘站)10米寬,都是符合標準的。”張海波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考慮到換乘站特性,他們還專門選擇了一島雙側站臺。超前還表現在使用車輛上,張海波稱,最早立項的1號線為4輛編組的B型車,作為設計方的他們及時配合地鐵公司主動在2006年更改設計,把4輛編組的B型車改為6輛編組B型車,和同期北京地鐵一條線路的運載規模相當。
是否預測過客流量?
“地鐵客流預測非常復雜”
張海波稱,在換乘客流方面,2007年的《成都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里客流預測提到,天府廣場換乘站,1號線換乘2號線初期客流為48763人,2號線換1號線為49170人;1號線換2號線近期為75450人,2號線換1號線為75982人;1號線換2號線遠期為93108人,2號線換1號線為93532人。按照這樣的初期客流預測數據,換乘客流超過了預測的初期客流。張海波介紹,地鐵客流預測比任何一個工程項目都復雜得多。
其他換乘站會否有類似問題?
“換乘站點增多能分流”
“現在看是設計小了,但當時已經超前了。”張海波坦言,隨著城市發展,地鐵出行成為不少市民首選,天府廣場站壓力也確實比較大。不過所有的地鐵站在初期按預計客流配置列車數,但地鐵土建和機電系統規模已經先行配套為近期標準了。而在新站臺建設上,也比之前的1、2號線站臺更加寬敞。張海波還表示,還要加快建設其他地鐵線。比如作為環線的7號線有18個換乘站,“換乘站點增加,起到分流作用,到天府廣場換乘的乘客也會減少。”(成都商報記者嚴薇)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