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漢口勝利街165號的武漢文物保護單位——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正待修繕。 記者金思柳攝
一名外號叫“小東北”的流浪漢正在房間內燒木頭取暖,極易引起火災。 記者金思柳攝
王老先生關心武漢老房子
記者在這里撞見有人烤火這里曾是中國“紅色心臟”
去年兩會曾為保護老房子提議案
前天晚上,漢網網友“一人行”發帖《危險,謹防優秀革命歷史建筑發生火災》,說漢口勝利街163-165號是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因為要修繕,居民騰退已四月有余。然而165號以及167、169號大門洞開,可任由人進出,成了社會流散人員的安樂窩,在后樓二樓一房間內,還有烤火的痕跡,真是太危險了!
昨天,記者聞訊前往調查。
“一人行”可是網絡上的知名人物,他本名王炎生,今年64歲。十年來,他癡迷于武漢的老房子,走街串巷拍攝下兩三萬幅照片,記錄下一千多幢老房子,整理歸檔,絕大多數都配上了這棟房子的名稱、用途等等。去年5月,武漢市政府公開向市民征集第七批優秀歷史保護建筑,共收到151處市民推薦的保護建筑,其中122處竟是他推薦的。
他從小在漢口老租界區蘭陵路長大,在那里生活了30年后搬到了武昌。小時候,王炎生每天從那些武漢最漂亮的老房子邊上走過,那片充滿異國風情的百年建筑,無聲地陪伴他度過了從童年到青年的快樂時光。
“武漢的優秀歷史建筑不遜上海、天津、廣州等大城市,顯現出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然而十多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提速,這些老房子也在加速消失,非常令人惋惜!”正是本著這樣的想法,10年前,他開始拍攝武漢的老房子、老建筑,追尋它們背后的故事。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去重訪曾拍攝過的老房子。但遺憾的是,很多老里弄都在他再次去拍攝的時候不復存在了。
前天上午,王炎生帶一幫朋友去踏訪正在修繕的歷史保護建筑,在武昌看了青龍巷和復興路兩處建筑后,看到修繕得不錯,心里非常高興。他知道,漢口勝利街的中共中央機關舊址也在修繕,下午便過江來看,哪知房屋騰退后無人管理,屋內到處是搬遷后留下的狼藉,更可怕的是看見有烤火留下的痕跡。“這樣一個優秀的歷史文化建筑,如果發生火災就太可惜了!”
記者在這里撞見有人烤火
漢口勝利街163號、165號是一座古老的西式三層居民樓,坐西朝東,紅墻赤瓦,外墻上鑲有一塊銘刻有“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武漢文物保護單位”的白色石牌。
昨天下午3點,記者在樓下碰見了一元街綜治辦的幾名工作人員,得知記者來由后,他們都很奇怪:“我們日夜在這里巡查,就是怕有人躲在這里,發生火災,但沒發現有人。俊
記者要求進去看看,進到樓內,雖經近百年風雨,但樓內的木制樓梯與木地板依然結實、厚重,樓梯七繞八拐四通八達,每層樓被分成許多間小房。住戶已全部騰退,有的房間里舊衣柜沒有搬走。
在165號二樓,忽然聞到一股橡膠燒臭的味道,趕緊往樓上走,看見一小個子男子正躲在一間小黑房里烤火,火盆里有木柴和破布,火苗直躥。
“小東北,你怎么又跑這里來了?”街綜治辦的工作人員一眼就認出他來,說這小子曾在附近拆遷房屋里留宿,生火差點把房子燒了。記者發現旁邊一間房子里,還有一口鍋和醬油等調味品,顯然他還做過飯。
記者見他穿著還算干凈,斜背著個小包,還很淡定地掏出煙抽起來!八幌袷橇骼藵h呀?”
工作人員說:“也不曉得這小子靠什么生活,我們要他有困難去救助站,但他就是不去!彼麄儨蕚淅聵牵l知他竟嗵的一聲用頭撞墻想自殘,大家忙拉住他,撥打了110。
在旁邊巷道盡頭的167-169號,二樓一間房子里有兩個破沙發,地上一個花缽成了火盆,里面有燃過的痕跡。大家估計這可能是流散人員把這當窩了,白天外出流蕩,夜晚歸來。
“我們一定會加強巡邏,絕不讓他們再來!惫ぷ魅藛T說,這里不久就要封閉進場施工了。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