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新聞中心13日晚舉辦第二場網絡訪談,主題為“中國的教育公平”。
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袁貴仁,山東大學黨委書記李守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平果縣希望小學校長周標亮,甘肅省嘉峪關酒鋼三中教師閆桂珍四位十八大代表回答了網友提出的問題。
教育公平涉及千家萬戶,也是廣大網友極為關心的問題。談到近年來我國在推進教育公平方面取得的進展,袁貴仁說,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堅持把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促進公平與提高質量一起作為國家教育改革發(fā)展兩大戰(zhàn)略任務,推動教育公平邁出重大步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一是健全資助體系,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每年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近8000萬人次;二是努力縮小區(qū)域差距,對中西部采取特殊的政策和財政支持,同時,加大對口支援力度,其中包括扎實推進教育援疆、援藏工作等;三是加快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堅持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四是切實縮小校際差距,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
有網友問,“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深受歡迎,下一步如何推動?
袁貴仁說,為改善廣大農村地區(qū)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qū)學生營養(yǎng)健康水平,國家去年啟動實施了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試點工作,直接受益學生達3000多萬。這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營養(yǎng)干預計劃,社會反響很好,國際上高度評價。下一步,我們將認真總結各地經驗,與相關部門一道,深化細化食品安全管理,規(guī)范從田間到餐桌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供餐主體的行為;深化細化資金安全管理,防止虛報、冒領、套取、擠占、挪用營養(yǎng)膳食補助資金;深化細化學生的營養(yǎng)健康教育,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確保學生身心健康。
“有人認為重點大學中農村生源所占比例下降,您怎么看?”有網友問。
李守信說,農村生源進入重點大學的比例,涉及教育公平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但解決好這一問題,仍是一個逐步的過程。核心是要推進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縮小城鄉(xiāng)差距,實現教育均衡發(fā)展。同時,各級政府要切實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基本教育政策落實好,將教育資源的分配向農村、貧困、民族地區(qū)傾斜,加快改善這些地方的辦學條件,使更多的農村學生能夠盡快獲得更好的升學機會。目前,國家已經在努力采取措施縮小區(qū)域間生源比例的差別,如實施“協作計劃”和面向貧困地區(qū)的專項招生計劃,以及少數民族預科班招收政策等,這些都有力地促進和提高了農村考生升入重點大學的機會。
在回答有關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時,周標亮說,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與和諧,要解決這個難題,不能單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需要學校、家庭和政府等多方面協調合作。她表示,學校教育應該是影響留守兒童的主渠道,要想讓他們在學校快樂健康成長,首先,教師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同時,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讓每一位留守兒童都有參與進來的機會,此外,學校還要想方設法改善寄宿條件,讓留守兒童有家的感覺。
“國內學生‘重英語、輕漢語’的現象普遍存在,您作為語文教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有網友問。
閆桂珍認為,這首先是個導向定位問題。現在,社會上幾乎把英語作為升學、升職、晉升職稱的一個硬杠杠,使英語學習幾乎成了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科目之一,實際上,中文博大精深,在中學或大學突出語文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熱愛傳統文化,陶冶情操是很重要的,同時可以傳承優(yōu)秀傳統文化,提升人文素養(yǎng)。她主張,讓大學把語文作為必修學科,在高考、職稱晉升等方面也增加對語文考核的權重,自然就會把這個問題解決。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