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結束了在茲多奇卡艦船維修中心的技術維修,正式回歸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
已經說不清這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第幾次回歸艦隊了。作為俄羅斯海軍唯一的現役航母,它服役之后,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直在維修,一出航就壞”。
人們調侃:“庫茲涅佐夫”號服役以后就常年“在家休養”,一出海就“犯病”,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向世人宣稱:“俄羅斯擁有航母。”
誕生:幾易其名
1982年9月1日,在黑海之濱的尼古拉耶夫納辛科造船廠,一艘名為“蘇聯”號的航空母艦動工興建,這是前蘇聯的第三代航空母艦。
此時的蘇聯,正開始在航母領域追趕美國,蘇聯海軍也想借這艘航母提升自身的實力和形象。到1985年12月4日下水時,這艘已經更名為“克里姆林宮”號航母又改稱為“勃列日涅夫”號。僅僅兩年后,它開始使用第4個名字——“第比利斯”號。然而這個名字也沒存在多久,1991年,該艦加入北方艦隊服役,蘇聯又以庫茲涅佐夫上將的名字為其命名。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就這樣誕生了。從建造到正式服役,一艘軍艦幾易其名。這在世界海軍史上絕無僅有。
服役:經歷坎坷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甲板采用兩段設計,既有艦隊型航母特有的斜直兩段甲板,又有輕型航母通用的上翹角滑躍式起飛甲板。
由于當時蘇聯對航母的設計定位,“庫茲涅佐夫”號帶有濃重的巡洋艦風格,和西方國家航母本身不裝備攻擊性導彈武器不同,該航母裝備有垂直發射的艦對空導彈和反艦導彈,還有反潛火箭深彈等武器系統和近20部各種雷達,數質量遠遠超過當時的美國航母,有很強的防空和反潛能力,即使不搭載任何艦載機,它的戰斗力也強過普通巡洋艦。
然而,如同它幾易名字一樣,“庫茲涅佐夫”號服役之路十分坎坷。
1991年服役不久,剛剛完成海試的庫艦的動力系統還沒來得及改進完善,就匆忙返航駛往俄羅斯。俄羅斯如愿得到了該艦,但大部分艦載機留在了烏克蘭,其他的備品備件也不足。
直到1994年,俄羅斯海軍才給“庫茲涅佐夫”號配備新的艦載機。第二年年底,“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編隊開始遠航訓練,很快由于資金嚴重缺乏被迫停航。隨后的日子里,“庫茲涅佐夫”號開始大修,雖然不久便回歸艦隊,但僅僅是形式上的回歸——因為回歸后的兩年里,該艦依舊停在港口。
出海執行任務,該艦也是厄運不斷:2003年,剛結束維修的該艦出海進行航行遭遇火災;2005年,一架艦載蘇-33戰機在演習中不慎墜入大海;2006年,艦上一個器材倉庫電線短路起火,2名水兵在事故中受傷。
未來:風雨兼程
航母是軍事實力的象征。一個國家有了航母,它的海上軍事力量才能從近海推向遠海乃至全球。
美國深知這一點,所以盡管目前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航母、最先進的關鍵技術、最豐富的航母實戰經驗,但他們仍然在繼續研制建造更先進的航母——“福特”號。俄羅斯也肯定明白這一點,所以即使“庫茲涅佐夫”號故障頻頻,俄羅斯仍然不厭其煩地進行維修。
俄海軍必須面對短時間內沒有新航母接班的事實。雖然目前俄羅斯已經開始對海軍進行大規模的換裝,新建航母也被提上了日程,并開始籌集資金和進行前期設計,但海軍總司令維克托·奇爾科夫就曾明確表示,新的航母最早也要在2020年才開始建造。
由此看來,在新航母服役前,繼續堅守崗位的“庫茲涅佐夫”號仍將是未來幾年俄羅斯海軍的主力戰艦。俄海軍目前要做的,就是確保這名“老兵”的健康。(喻越 李曉光 胡盛江)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