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1年8月19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與美國副總統拜登在北京飯店出席中美企業家座談會。中新社發 廖攀 攝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定于2月13日到22日對美國、愛爾蘭、土耳其進行正式訪問,其中的美國行備受境外華文輿論關注。眾多媒體認為,此次帶有中國領導人人情味的“認識之旅”,有助中美增強互信、減少猜疑,對未來中美關系抱持積極展望。有媒體更認為,此訪將對世局帶來深遠影響。
從中國外交部9日舉行習近平出訪的媒體吹風會開始,境外華文媒體紛紛以專稿、專訊、專評、專版形式進行連續集納式報道。香港《大公報》9日“要聞”整版刊發5篇相關文章,《文匯報》12日整版配發習近平大幅照片,連刊4文!栋拈T日報》、《星島日報》、《明報》都在“要聞版”刊登專訊。美國《僑報》開設專題,連日來采訪多位專家進行解讀。
聚焦:連續集納式報道 “認識之旅”受關注
從宏觀上看,一些境外華文媒體認為,這是一次“認識之旅”。美國《世界日報》社論說,目前外交界普遍看法,這次訪問是“認識之旅”。社論說,習近平訪問美國,首先是要實地摸底,實地了解美國最新狀況,考察美中之間存在的問題,了解美中關系發展進程。
香港《明報》說,自拜登去年訪華后,美方就重視與習近平建立“私人關系”,今次更會借機了解更多。
境外華文媒體對習近平的行程表示了關注。臺灣“中央社”報道稱,訪問期間,從華府的權力中心、艾奧瓦州大豆農場到陽光和煦的南加州,習近平將體驗美國的各種不同樣貌。
對于行程安排背后的意義,美國《僑報》引述中國專家的話稱,習近平擬重訪艾奧瓦州,看似懷舊,實則蘊含著渴望了解民意的意思;走進加州則表明中國開始重視美國西海岸,愿意在太平洋時代更好地與美國合作。
議題:基調“維穩”主議經貿 臺媒關注對臺表述
習近平訪美,中美高層會談些什么議題?這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境外華文媒體的解讀是,維穩是基調,預料主要議題將是經貿議題。
美國《僑報》引述中國資深美國問題專家陶文釗的分析稱,習近平此訪的基調是維穩中美關系,將主議中美經貿問題。此外,還有一個新的議題可能會是擴大中美間的人文交流。這是維持中美關系持久發展的重要基石。
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接受該報專訪時則認為,此訪承擔著避免貿易戰,為投資貿易關系創造更好環境,及說服美方更多分享中國快速發展的重大使命。
不少境外華文媒體還采訪專家,對此訪可能帶來的具體經貿成果,進行了展望!洞蠊珗蟆芬銮迦A大學高級研究員周世儉的話稱,習近平到訪艾奧瓦州也將進一步推進兩國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合作。基于中國目前大力扶持農業科技的需求,通過此訪,未來中美在優良品種培育及農村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有望增強。
臺灣《經濟日報》文章稱,習近平將在華府會晤美方高層,并前往出產玉米及大豆的艾奧瓦州參訪,預料除政治及國際議題外,雙方還會觸及中美經貿歧見及農業議題。
《大公報》援引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會長溥樂伯的觀點稱,習近平訪美期間將有機會傾聽美國商界聲音,并推進全美各州與中國的經貿往來。
有媒體從更寬大的視野中進行觀察。美國《世界日報》社論說,習近平美國之行擔負三大使命。首先,習近平這次訪美,有一個說法和原由,就是今年是“中美關系的破冰之年”。四十年前,尼克松訪問北京,導致后來中美互設聯絡處,以及1979年建交。中國方面有意在今年紀念這一歷史事件,同時以之來喚起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熱情。
第二,就美國方面而言,每逢選舉年,都會以中國為針對目標,令兩國關系出現困難。習近平這次訪美使命之一或是令中國消解在美國大選中遭遇的困惑。
第三,是戰略使命。習近平這次訪美,還有一個中美兩國國際戰略都出現變局的因素,就美國方面而言,在重回亞太的國際大戰略布局中,目前最頭痛的就是朝鮮、伊朗問題,而這兩個問題,需要中國的支持。
臺灣問題也是境外華文媒體關切的一個方面。臺灣“中央社”文章稱,中美經貿與區域安全議題將是焦點,臺灣議題不會在美中領導人會談中占據太多時間,因為馬英九的連任,讓美中雙方都有信心,臺灣未來幾年仍可維持穩定局面。不過同時,該社另一篇文章稱,習近平訪美期間將如何表述對臺政策,值得關注。
美國《世界日報》社論認為,臺灣問題仍會成為習近平訪美的一個重要話題。由于臺灣問題仍然是中美之間的核心問題,在臺灣地區選舉完成之后,雙方必然要就臺灣問題有一番探討,清晰交代各自立場和底線,這對中美關系和對兩岸關系進入新階段,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