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
葉青:“葉氏車改”倡導者、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反腐敗問題專家
公車改革已是大勢所趨,無論是民間還是學界呼聲都越來越高。近日,發改委等17個部委共同制定了《“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稱將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國政府機構公車按牌號尾數每周少開一天,并開展公務自行車試點。
《方案》的實施是否能起到規范公車配備管理并積極推進公車改革的作用呢?針對這一話題,南方日報昨日邀請了車改和反腐敗領域的專家進行了探討。
焦點1
釋放徹底車改信號?
○現在的《方案》更多是一種倡導性的,號召節約使用公務資源,緩減交通壓力
●車改提了很多年,但阻力很大,僅僅靠《方案》里的倡議遠遠不夠
南方日報:此次17個部委共同制定的《方案》的出臺是否釋放徹底進行公車改革的信號?
葉青:去年公車改革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現在17個部委共同制定了《方案》,這些都反映出政府對公車改革的決心。現在的《方案》更多是一種倡導性的,號召節約使用公務資源,緩減交通壓力,不為節能減排增加負擔。最終要推進公車改革,還需做到對公車監管到位,防止超標配車,防止公車私用和浪費等現象。
胡星斗:減少公車的使用量,提高公車的使用有效性、發放交通補貼,促使公共交通工具成為領導干部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這都是之前所提出的公車改革的基本方向。然而說《方案》是公車改革的信號還為時尚早。車改提了很多年,但阻力很大,僅僅靠《方案》里的倡議遠遠不夠。在《方案》的基礎上,我有一個建議,號召政府采購國產公車。俄羅斯和印度的官員都只坐國產車,發達國家更如此。而我們的很多公車都是合資或進口車,造成資金外流是一方面,也沒有顯示出對民族產業發展的支持。
焦點2
《方案》治標能否治本?
○按公車車牌尾數限行在大城市效果會比較好,對不堵車的地方就沒有必要了
●公車限行實現每周少開一天算是一個進步,減少一點公車的使用,但如何監督就是個問題
南方日報:《方案》提出全國政府機構公務用車按牌號尾數每周少開一天,倡導“135”出行方案,對這些具體措施您怎么評價?
葉青:在公車改革里,購車環節是最根本的。使用環保汽車和限行、提倡“135”是輔助性措施,只能治標,真正實施還有一定難度。按牌號尾數限行一天缺乏可監督性,而且監督成本甚至超過節約下來的資金。雖然交通擁堵和公車數量有一定關系,但城市堵車基本原因是公共交通體系不發達,按公車車牌尾數限行在大城市效果會比較好,對不堵車的地方就沒有必要了。
胡星斗:從《方案》來看,公車限行實現每周少開一天算是一個進步,減少一點公車的使用。但如何監督就是個問題,比如限行一天,通過衛星定位這樣的監督方式成本顯然太高。深層次來說,公車的濫用實際上是一種腐敗,因為公車比私車成本高很多。就購買車輛上來說,雖然我國有政府采購標準,但實際采購都會有超標的現象。而且一些地方和部門總是有各種借口和理由增加公車數量。此外,在使用公車時還存在油票報銷,在車輛維修上弄虛作假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