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制衡”(或稱“離岸制衡”)不是什么新概念。實際上,2011年美國外交已經(jīng)顯露了這一戰(zhàn)略的影子。
“海外制衡戰(zhàn)略旨在保持西半球仁慈霸主地位、維持歐亞大陸強國之間的力量平衡和石油豐富的海灣地區(qū)的力量平衡。”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在《國家利益》雙月刊上發(fā)表文章,明確指出海外制衡的目標。在他看來,美國不應尋求直接支配這些地區(qū),必須借助地區(qū)盟友來維持力量平衡。換句話說,就是要讓美國盡可能免費搭乘盟友的“順風車”,而不是相反。
聯(lián)系到美國大力推動建立“多伙伴世界”,提出“新絲綢之路”倡議,促成美日韓、美日澳、美日印等三邊對話機制,應該說斯蒂芬·沃爾特的表述還是相當精準的。
海外制衡戰(zhàn)略和在利比亞運用的“有限干預模式”背景是一致的,那就是美國實力的衰減、塑造全球秩序能力的大幅下降。無怪乎斯蒂芬·沃爾特給自己的文章起了《美國時代的終結》這樣一個標題。
二戰(zhàn)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頭號大國,享盡獨占鰲頭的風光。今后,美國自然也不會放棄對無與倫比的影響力的追求。對這一點,恐怕沒有誰會持懷疑態(tài)度。
令人驚訝的是,美國學者竟然也會公開寫下這樣的話:只有在某個國家看似可能支配某些關鍵地區(qū)時,美國才派出地面部隊和空軍加以干預。
美國在世界各地頻繁動武的文化積淀由此可見一斑。
美國的盟友們又在做何感想呢?兩位歐洲學者幾年前在一份權威雜志上表達的觀點,很有些代表性。文章的大意是:未來的世界注定不是歐洲的,霸主或者是美國,或者是中國。歐洲該如何行事呢?跟著美國走,確實會受些委屈,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表明,追隨美國也不會遭什么大罪。跟著“難以把握的”中國走,風險是巨大的:陌生的巨人,迥異的文化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對立,最關鍵的是沒有相互依存的歷史支撐。
強大的美國,忠實的盟友。寫到這里,情況似乎有些不樂觀了。足夠清醒和憂患意識,是一個大國在崛起過程中必備的心理素質(zhì)。盡管我們無意終結“美國時代”,但發(fā)展壯大本身就意味著要沖破重重阻力,甚至是戰(zhàn)略圍堵。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同樣不會有和風煦煦的大國崛起。
中國的力量何在?在于時間。
說時間在中國一邊,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中國堅守和平發(fā)展道路。這條道路意味著真誠地維護和平發(fā)展環(huán)境,意味著借助合作實現(xiàn)互利共贏。
一個平和、開放、包容的大國,一個只為世界做好事而不是做壞事的大國,怎么會孤單呢?
今天不理解的,總有一天會理解;今天難以把握的,總有一天能夠把握。時間不僅可以化解各種矛盾和摩擦,消除各種偏見和誤解,還可以贏得更多的認同感和親近感。
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不只是政策宣示,更是長期以來的實際行動。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已經(jīng)收獲了許多許多。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必要背離這條道路。中國所需要的只是堅定的信心和足夠的耐心。
和平發(fā)展道路上的信心與耐心,遠比所謂海外制衡戰(zhàn)略強大得多。(鐘聲)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