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開幕。中新社發 周銳 攝
德班氣候峰會議程過半,前景依然不明朗。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4日說,目前各方在部分問題上已經達成共識,可能會取得進展。但在兩大焦點議題上,分歧仍然很大。
在德班“中國角”接受記者采訪時,解振華說,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在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轉讓、透明度等方面,建立體制、機制,是德班會議的重要任務。在這些方面,“很多問題已經達成一定共識,可能會取得一些積極進展”。
但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以及資金,尤其是綠色氣候基金兩大焦點議題上,解振華認為,“分歧還是比較明顯”。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禮拜中,談判各方就上述兩大議題進行了密集磋商,不過進展甚微。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2013年至2020年)減排做出承諾,并落實資金援助,盡快啟動綠色氣候基金。對此,發達國家諸多推脫,消極應對。
一些國家則提出,要達成一個新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減排協議,將游離在《京都議定書》之外的發達國家美國和中國、印度等新興排放大國都納入其中。對此,美國堅決抵制。而中、印等新興經濟體則強調,這不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要求,有悖于“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對于德班會議能否最終取得成果,解振華說,我們“不預判結果”,但我們“抱有信心”。
他希望,在下周即將進行的高級別談判中,各方能夠抱著對人類生存和發展負責的態度,“把強烈的政治意愿變成具體的實際行動”。
他說,中國政府始終在積極推動氣候談判進程。希望各方能夠采取合作的、建設性的、靈活的態度參與德班氣候談判,最后找到一個“雖然大家都不滿意,但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這樣的一個結果,“我想是多邊機制的一個最好的結果”。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