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陵縣縣委大院內,建成30多年的陳舊的縣委辦公大樓和嶄新明亮舒適的信訪大廳形成鮮明對照。縣委大院門口不設崗、不登記,群眾可以隨便出入,有話能隨時來說,有事能隨時來辦。
這里,一杯熱茶話暖心,有個座位歇歇乏。設在縣委大院的信訪大廳,成了群眾的“家”,成了解決群眾問題的“終點站”。
2009年建立信訪大廳以來,陵縣信訪量不斷下降,2010年接待群眾來訪219批,同比下降近50%;越級訪和重復訪分別同比下降41.5%、55.5%。今年以來,接待群眾來訪、越級訪、重復訪分別同比下降20.5%、16.1%、25%。陵縣去年被評為山東省信訪工作先進縣。
親民愛民
直面矛盾
陵縣地處魯西北,人口近60萬,是個以農業為主的欠發達縣。以前陵縣上訪不斷,信訪工作被動。縣委一班人經過深入調查后一致認為:“矛盾不出縣,縣委是關鍵。”群眾有問題來上訪,找的就是縣委縣政府,不能冷硬地拒之門外,而是應當主動迎出來,讓群眾感到“縣委縣府就在我身邊”。
于是,有了這個設在縣委大院內的信訪大廳。
記者看到,這座于2009年8月投資400多萬元建設的2000平方米的信訪大廳,配備了高標準的便民設施。240平方米的候訪大廳里,有電視機、電子顯示屏、開水爐、飲水機等。縣委書記馬俊昀說:“干部給群眾辦事,一定要把方便舒適的環境留給老百姓,這是對上訪群眾的態度問題。”
來到信訪大廳就相當于來到了縣委。這樣的設置,除了群眾便利之外,還有另一層深意。“解決好群眾反映的問題缺的不是辦法,而是親民愛民的理念和直面矛盾的勇氣。”馬俊昀說。
信訪大廳內,有聽證研判大廳、領導接訪室、職能部門接訪室、視頻接訪室和信訪局日常接訪室等。每天都有1名縣級領導干部值班接訪,每月10日安排4名縣級領導干部集體公開接訪,每月8日縣級領導干部還參加所包鄉鎮公開接訪,實現了領導干部接訪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抽調縣公安局等10個信訪工作任務重的部門在大廳設立接待窗口,實行聯合接訪,共同研究解決信訪問題,真正使信訪大廳成為解決信訪問題的“終點”。
網絡遍全縣
“一卡”通萬家
陵縣還在全縣每個鄉鎮建起信訪接待室,97個管區建立了接訪站點,404個村和社區設立了信訪調解室。這樣的四級信訪工作網絡,將接訪工作真正做到了群眾家門口。
同時,陵縣每個鄉鎮配備3至5名專職信訪員,每個管區配備1名接訪負責人,每個社區(村)配備1至3名信訪調解員,每個縣直單位和企業配備1名兼職接訪員,配齊配強基層信訪干部隊伍。以四級工作網絡為平臺,全縣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預警,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逐一落實定領導、定人員、定方案、定時間,包結服、包不發生群體性事件和越級上訪事件的“四定兩包”責任制。今年以來,全縣排查各類矛盾糾紛620多件起,95%以上得到及時妥善化解。
陵縣印制了12萬份《群眾信訪一卡通》,將所有縣級領導干部的姓名、職務、分管工作、接訪時間、接訪地點、手機號碼和群眾信訪流程圖全部印在卡上。全縣每戶居民發放一份,規定縣級領導干部的手機每天早晨8點至晚上10點保持暢通,隨時接聽和解答群眾反映的問題。該縣信訪局局長趙守新說:在干部群眾的眼里,“一卡通”是公示卡,也是聯系卡,還是宣傳卡。
信訪部門強權
破解調而不解
在一些地方,信訪工作往往面臨“協而不調、調而不解”的尷尬。陵縣以信訪大廳為依托,賦予信訪部門督辦查處權、綜合管理權、干部誡勉建議權等8項權力,進一步增強信訪部門綜合協調和解決問題的權限和能力。確難解決的,匯總上報縣聯席會議研究解決。今年以來,縣聯席會議協調解決疑難重大信訪問題42個,有效避免了重復訪、越級訪。
信訪部門如何行使權力,把責任落到實處?陵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愛民說,他們主要依靠三項制度:一是信訪通報制度,月總結、季通報、半年和年終考核,量化管理;二是重點信訪問題調度制度,強化督促檢查;三是對不正確履行職責、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追究責任。
馬俊昀說,通過建立健全領導干部接訪下訪、領導包案、重點信訪問題調度、責任追究等一系列科學規范的制度,有效地推動了“事要預知”常態化、“事要解決”體系化、“事要落實”明晰化。(記者 劉成友)
[責任編輯:王新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