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熱鬧非凡的皮劃艇賽場如今賽道已經干涸。
昨日,熱心市民孟先生吃驚地發現,位于南京市白馬公園內的皮劃艇激流回旋賽場全部處于閑置狀態。據了解,此處場地是2005年舉行十運會皮劃艇比賽時,耗資3000萬元建成的,也是當時亞太地區唯一能達國際標準的一流場地。斥巨資打造這個把公園和體育結合在一起的項目為何閑置了5年之久?對于場地長期閑置,園方及體育部門又作何處理呢?記者為此進行了探訪。
市民惋惜
曾經綠草如茵,如今賽道干涸淤泥沉積
昨日,市民孟先生來到白馬公園游玩,無意中發現公園西門旁邊有一塊很大的干涸的渠道。很是不解的他繞著渠道走了一圈,才知道這是6年前在南京舉辦第十屆全運會時建造的皮劃艇漂流回旋賽場。“回去后一查才知道,這可是按國際標準建設的世界一流賽場,怎么就放著呢?”孟先生很不解,“這么大的工程又不是一次性筷子,閑置就是浪費啊,多可惜!”他說得很著急。
記者隨后來到了白馬公園。剛踏進大門就看到一條高低不平、曲曲彎彎的水泥做底的航道。渠道里基本全部干涸了,比賽用的障礙設施完好地立于道內。偶有一小塊水洼,上面鋪了一層綠苔,池底也多是淤泥。在一片蔥郁的樹林和草坪中間,灰暗的石堤顯得很蕭瑟。記者看到的這片航道只是整個賽道的下端,在它的旁側是白馬湖。
“這些都是十運會時新建的,原來都是一片大草坪,可好了!”在園里散步的楊老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在公園附近生活30年了。“在建賽場以前,我們會來這里聚會,環境也很好。辦過十運會,就沒人問了,這么大的賽場就‘睡大覺’了,浪費啊!”這前后的變化讓楊老很心疼。
公園訴苦
曾經試圖開放,但來玩的市民實在太少了
記者來到了公園辦公室。“當年那可真是好!”對于6年前賽場的建設和十運會中皮劃艇賽的壯觀,當時的主要負責人任八一依然記憶猶新。賽后,公園也在積極試圖經營。“十運會后,我們有兩年是對外開放的,游客可以來玩漂流”,他說當年他們特意去了廣東購買十幾條8人座的皮劃艇,以及一些配套設施,并且也配備了漂流救護人員。任先生說經營前期的投入還是不小的,但漂流有很強的季節性,只能在天熱的時候開放。“2006年我們是從5月到10月,2007年是從5月到7月,后來就停止經營了。”
“來玩的游客并不多,零星來幾個游客又不值得開一次水泵”,他記得消費最“旺盛”的一天是同時有4條皮劃艇下水,前后持續了1個多小時。任先生跟記者算了一筆賬,賽場共有4個水泵從湖中抽水到水道。“一臺水泵一小時的成本是400元,為了節省我們只開3臺,后來變成兩臺。游客一張票是50元可以玩兩圈,最旺盛的那天收入也就是1600元,而水泵的成本就近千元,其他還有別的成本”。
而這還是最賺錢的一天,這樣算下來,經營完全虧本。“此外還有設備的日常維護,管道引水,人員的工資,”最后他們只能關閉,讓賽場“歇著”。這一歇就是近5年。
比賽結束了,場地誰來管?
各方忙脫干系,一流賽場成了“沒人要的孩子”
對于賽后的場地管理使用,任先生以及辦公室的孫副主任均向記者訴說了園方的努力和無奈。“我們也很著急,白白放著當然可惜。但管理的成本太大了,我們一個小單位是怎么也負擔不起。最主要的就是資金的問題。”孫主任說,比如水道所需要的水,“漂流對水質要求比較高,玄武湖與白馬湖之間有個管道,保證從玄武湖引進來的水可以進出更換,但現在管道都關上了。水質維護都是需要很大一筆錢的。”
“這最初是南京市體育局與中山陵園管理局達成協議的項目,只是地點在我們單位。體育局才是場地的主管部門。”孫主任說他們幾年前就跟體育局匯報過設備維護的問題,但并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隨后記者同南京市體育局取得聯系。該局辦公室一位翟先生給記者非常明確的答復,“首先,賽場所在地不是體育局場地;其次,在2005年舉辦十運會后,場地的維護、管理、經營全部轉交給中山陵園管理局了,包括產權。”所以此后,體育局也并沒有與中山陵園管理局或者白馬公園溝通過場地維護的相關事項。體育局與該場地完全沒有關系,也即不是公園孫主任所指的主管部門。
是中山陵園管理局負有管理的權利和義務?幾經周折記者聯系到該局辦公室一位普通工作人員陳先生,他介紹負責領導不在。“白馬公園在我們園區內,但幾年前改制后,公園已經是獨立法人單位,有獨立的人事、管理等權利”,陳先生介紹漂流場地的管理還是由白馬公園負責。不過他也稱,關于場地產權等準確情況還需要其領導回答。
在交談中,公園的孫主任曾經提到,賽場有可能在2014年被青奧會所使用。記者從青奧會體育場館部得知,白馬公園的皮劃艇場地在申請青奧會時在使用場館之列,但具體可能有變化。“如果有皮劃艇漂流項目就會使用,但比賽項目是由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協商確定的,不排除沒有漂流項目的可能”,青奧會體育場館辦公室袁先生告訴記者。(記者 陳 婧 文/攝)
(來源:揚子晚報)
[責任編輯:芮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