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視近期大量報道“天價藥”后,22日下午國家發改委急發通知稱將從12月1日起嚴查藥品出廠價。昨日不少券商發布研報稱,此次嚴查可被視為應對輿論壓力的緊急措施,但若目前的銷售模式不變,不可能從根本上大幅降低藥品生產成本和終端售價的差距。
此次發改委檢查,要求藥企按要求填報藥企應按調查要求如實填報《生產企業及藥品基本情況調查表》和《藥品出廠價格調查表》,調查人員將根據價格主管部門或企業定價文件核對調查藥品現行零售價格水平,并對審核情況與企業填報情況的差距進行分析說明。
有業內人士分析,僅查出廠價可能并不能抑制住“天價藥”,很多小藥廠需要有“大包商”為他們分銷,盡管有些藥成本不高,但其分銷中的推廣、稅收、倉儲、投標、配送等費用才是大頭。
昨日某醫藥生產企業高層稱,近期曝光的“天價藥”和過高的降價呼聲帶有誤導性質。近年來“低價招標”已使得企業處境艱難,今年藥價降幅超過了過去5年的總和,企業壓力巨大。
新聞背景
近期央視報道的“天價藥”調查顯示,一些藥品的出廠價價格并不高,但是經過各種分銷和銷售渠道后,最終到達零售端后價格暴漲。日前央視報道稱,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廠價不過0.6元,在北京中標價卻為11元,最后賣到患者手中超過12元。 (記者 鐘晶晶 劉夏)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