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12日在九屆上海市委十六次全會閉幕會上指出,文化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靈魂,而價值取向就是文化的靈魂。我們一定要按照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要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努力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他表示,為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結合上海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現階段的發展實際,要重點倡導公正、包容、責任、誠信的價值取向。
俞正聲說,要積極倡導“公正”的價值取向。公正就是要堅持公平、正義和公道。公正的基礎是社會大多數人認同的社會規則。通過民主的辦法,將代表大多數人根本利益并為大多數人認同的社會規則上升為法律和制度并嚴格執行,公正才有保障。因此,民主和法治是公正的基礎。作為執政黨,維護公正首先要堅持立黨為公,尤其要注意糾正一切違反法律和制度的行為,改變現實中存在的違反公正原則的不合理制度,努力為縮小分配差距和改善低收入群體生活創造更好的制度空間。要實現公正,還應在社會風氣和人際關系處理中積極予以倡導:干部要辦事公道,輿論要主持公道,市民要處事公道,形成崇尚正義、追求正派、維護規則、遵守秩序、平等待人的社會氛圍,從而使公正這一價值取向成為深入人心的基本價值理念。我們要時刻牢記,實現公平不僅要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機會面前人人平等,而且要努力減少結果的不平等,通過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俞正聲指出,要積極倡導“包容”的價值取向。包容的基礎是尊重和維護公民的權利。每個公民的權利受憲法和法律的保護,沒有法律的授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作出影響公民權利的決定。同時,每個公民要尊重其他公民的權利,其集中體現是遵守法律和公德。
包容需要自信。自信才不會浮躁,才不會計較一時之長短,才能寬容他人,才能心平氣和地通過討論協商求同。包容不是回避矛盾,而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用理性的態度解決矛盾。
海納百川的包容心態是上海這座移民城市的傳統,也是上海的優勢。上海發展的歷程是開放的歷程,是吸收國內外優秀文化并使之融入上海的歷程,也是聚集全國優秀人才的歷程。我們應該繼承這個優秀傳統,吸收國內外優秀文化元素,歡迎各方優秀人才來滬,為上海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
俞正聲說,要積極倡導“責任”的價值取向。國家的興旺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公民參政議政是權利也是責任。鼓勵并創造條件暢通表達意見的渠道,加強并擴大政務公開為公民表達意見提供方便,既是凝聚共識、形成正確決策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強公民責任意識的重要方法。
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擔負著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重任,責任重于泰山,不能絲毫松懈。作為執政黨的成員,特別是擔任領導工作的干部,應該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盡其責,對歷史負責、對群眾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并承擔失職追究之責。
俞正聲還強調,要積極倡導“誠信”的價值取向。誠信是社會信任的基石,是市場經濟最重要的環境,也是人的自由發展應有的品質。從執政角度看,公信力是公權力的基礎。“實事求是”是誠信價值觀在我們黨思想路線上的體現“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是誠信價值觀在我們黨作風上的體現。我們要繼承、堅持和發展這些好的作風,講真話、辦實事,不講大話、少講空話,不回避和掩飾困難、問題和錯誤,坦誠地對待一切,以黨和政府的誠信引領社會的價值取向。
他指出,我們應該創造誠實守信受尊敬不吃虧、欺騙失信受懲處遭唾棄的法律條件和輿論環境,為誠信的價值取向做扎扎實實的制度性基礎工作。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工作,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礎工作,是惠及子孫后代的基礎工作,是千秋大業。(記者 慎海雄 楊金志)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