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只有把發展的目光投向基層,把治理的重心放在基層,使頂層的關注變成普遍的關切,使頂層的設計變成全民的自覺,我們才能真正保持政令暢通、實現科學發展。
一個人如果只去過北京上海,就斷言中國發達,鼓吹“中國責任論”,肯定會招來質疑;同樣,只沉迷于經濟總量、發展速度,或者只盯著拆遷糾紛、食品安全,也很難了解一個真實而復雜的中國。
這個中國,既有雄心勃勃的集體意志,也有日益多元的個體訴求,既有高屋建瓴的國家戰略,也有具體而微的基層治理。“縣治則國治”,在一個縣域國土面積占全國90%以上、人口數量占全國70%以上的國家,縣級治理向來是中國政治的“穩定器”;而作為自近代以來的“巨大存在”,廣袤的鄉村更一直是中國經濟、政治、文化變遷中的厚重基石。
因而,對基層治理的關注,就成為一個命運攸關的重大問題,也成為黨和國家施政為民的重心所在。現實正在說明這一點:無論是上訪問題,還是群體性事件,矛盾沖突的根源常常在基層;從安徽小崗村的“大包干”,到四川白廟鄉的“全裸賬單”,改革創新的動力也往往來自基層。改革發展的主戰場,保持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這就是基層在黨和國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位置,這也是為什么中央一直強調“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
經歷了百余年現代化歷程和30多年改革開放后,中國基層社會正在經歷著劇烈而深刻的變化。在單位制變化、戶籍制松動的語境里,基層治理的結構該有何種變化?社會管理的新抓手是什么?在不斷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個人權益與公共利益如何平衡?在取消農業稅的“后稅費”時期,鄉村的公共服務和管理如何實現?在“流動大軍”超過兩億的背景下,“空心村”里的留守人群的權益怎樣維護?在利益多元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在哪兒?在一個權利意識日益萌發的時代,治理思路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這些年來,不管是學者對基層政治生態異化的擔心,還是有人對“故鄉淪陷”的憂思,無不折射了轉型期基層所蘊積的種種問題。也正是懷著對基層政權“懸浮”的警惕,著力于對基層治理支撐點的構建,近年來,中央大規模集中輪訓縣委書記、縣級公安局長等基層干部,反復強調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并在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時,把基層視為重點、難點和關鍵點。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 。從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來看,大多成功的制度創新,是由基層群眾在實踐中創造摸索出來的;諸多發展成就的取得,也是“頂層設計”呼應了來自基層的發展意愿。一方面,“頂層設計”自上而下,但必須要有自下而上的動力,并與社會各個群體保持良性互動;另一方面,“頂層設計”的落地,也需要與“基層意愿”和“基層探索”實現對接。在中國漸進改革的邏輯下,只有打通“頂層”與“基層”的關系,才能讓改革在基層試點上不斷突破,在先易后難中穩步推進。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在關注基層治理時,固然要看到一些矛盾激化、政策扭曲和制度空轉,是因為基層片面逐利、違規操作和能力不足所致。另一方面,也應避免“看的指責干的”,理解一些基層干部的難處,把握基層發展的真實意愿和基層治理的復雜現實:權力有限而責任很大,工作對象有限而人們的思想觀念變化無限,工作時間有限而目標任務繁多。“土地財政”的背后,有著怎樣的利益格局?上訪堵截,又是源于怎樣的考核壓力?得過且過的狀態,是否有升遷的“天花板”困局?只有類似問題得以正視解決,才能進一步解決基層發展的制度瓶頸,避免國家政策在基層的虛化異化,進而優化基層的權力生態, 夯實基層的治理基礎。
一個社會的發展,最終落腳點是人;一個國家的治理,根本立足點在基層。“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只有把發展的目光投向基層,把治理的重心放在基層,使頂層的關注變成普遍的關切,使頂層的設計變成全民的自覺,我們才能真正把握一個真實的“微觀中國”,進而保持政令暢通、實現科學發展。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