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沖擊5000米成功
——記我國載人潛水器創造中國深潛紀錄
7月26日上午9點,“蛟龍”號深潛試驗再傳捷報,在下潛試驗中成功潛至5057米,突破了5000米水深大關,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的歷史。5000米深度意味著,我們有能力到達地球70%以上的海底。也就是說,我國對深海生物、深海化學、深海地質的調查研究,可以擴展至地球70%以上的海底領域。
“蛟龍”好樣的
“蛟龍”號是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器。7月1日,“蛟龍”號隨“向陽紅09”試驗母船從江陰蘇南國際碼頭起航,奔赴東太平洋執行此次5000米級海上深潛試驗任務。21日凌晨5點26分,“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4027米,突破了去年創造的3759米深潛紀錄。
今天,“蛟龍”號在東北太平洋海試區域執行第二次下潛試驗任務。凌晨3點38分,“蛟龍”號正式下潛。4點46分,下潛深度達到2000米,5點40分達到4072米,6點07分成功突破5000米級水深大關,6點17分下潛至5057米水深,順利完成下潛任務。6點48分,“蛟龍”號拋棄壓載鐵后開始上浮,9點30分浮出水面。10點“蛟龍”號回收至“向陽紅09”船,整個過程各項儀器指標及通訊正常。經現場指揮部及海試領導小組最終核實確認,此次下潛試驗完成了既定目標。
“蛟龍”下去能干活
據現場指揮部劉峰介紹,在今天上午歷時近6個小時的下潛試驗中,“蛟龍”號不僅成功下潛至5057米水深,坐在艙內的潛航員在5000米水深時對潛器水下各項功能進行了驗證,多次進行坐底試驗,同時拍攝到海底生物照片,實現了“下去能干活,上來保安全”的目標!按舜蜗聺摮晒,為后續第三次下潛開展海底觀測和取樣等水下作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講解說,“蛟龍”號的動力源是蓄電池,“無動力下潛上浮”設計技術為它節約了能源,下潛時的重要角色是兩組壓載鐵,下沉到達預期位置時,拋掉一組,并通過可變壓載水泵進行微調,實現懸停;采樣工作結束時拋掉另一組,即可實現上浮。
“穩定的貼近海底自動巡航能力、精確的懸停定位能力,這兩個條件使‘蛟龍’號能夠在地形復雜的海底搜索目標!毙燔荒媳硎,“蛟龍”號有三方面國際領先的技術,這是其一!皞鞲衅饕_、運動控制方法要好、執行機構要靈敏!札垺柌加7個推力器,原地就能轉圈!贝舜魏T噮^域的海底流速很低,也保證了“蛟龍”號的定位精度。
高速數字化水聲通信,可向母船傳輸文字、語音、圖像,是“蛟龍”號的另一先進技術。即使水聲通信出現故障,還有一套水聲電話備用。完全由我國自主研制的充油銀鋅蓄電池是它的第三大亮點。此外,“蛟龍”號還具備多種考察手段,能夠實現運動過程中的工作,還能夠坐底。
“蛟龍”安全系數很高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最快下潛上浮速度是每分鐘42米。怎么保證潛航人員和“蛟龍”號能從5000米深海及時、安全浮上水面?徐芑南說,現在的設計是通電吸附、斷電拋載。即使斷電還可以利用液壓缸“頂掉”。
為保證安全和獲取最大浮力,假如“蛟龍”號重140公斤的兩只機械手失靈,甚至被海草糾纏,則可分別“斷臂”!叭绻上不來,那就是陷在泥里‘不能自拔’了。”此時,潛水器發射帶有長纜繩和閃光器的應急浮標,海面上的母船能夠迅速定位并實施救助!膀札垺碧柷蚺搩刃柘牡难鯕狻⑽盏亩趸,是按3位潛航員12小時工作時間設計的,應急呼吸系統為72小時。(記者 林英)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