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新三公路在試通車第二天坍塌,專家分析稱因“雨太大”,引來嘩然。近幾年來,無論是在各種聽證會內外,還是進行項目可行性分析;無論面對突發群體事件,還是解析各種社會問題,一些專家的言論往往很“雷人”,甚至被人揶揄為“磚家”。什么在破壞著專家公信力?該如何重建專家的公信力?
“專家意見”怎成擋箭牌
云南讀者 徐元峰
上網查查,這種“賴老天”的專家意見真不少。災害發生,有關部門迅速攜專家前往,專家意見也總是及時“出爐”,理由雖然千差萬別,結論卻都出奇的一致:不是人為導致,要怪就怪大自然吧!實在說不過去,就來個“七分天災,三分人禍”。泥石流、山體滑坡、洪水等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更是此類“專家意見”的重災區。
單點暴雨也好,地質疏松也罷,都不是不可認知、不可預防的,并非完全“不可抗力”,不然還要“有關部門”干什么?但專家意見一出,成了追問人禍和深入反思問題的“擋箭牌”。可笑的是,被專業術語包裝的“權威結論”,卻總愛和人們的常識相左。
“專家意見”偏愛“賴老天”,緣由大致如下:專家本來就是責任部門或主管部門請的,利益上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如交通部門請利益相關的勘察設計專家查“問題公路”,自然“不好說”;公之于眾的“專家意見”都是簡短的結論,對調查方法、調查過程、調查報告的詳細闡釋,因為怕有人挑刺所以“不能說”;雖有黨政部門、施工單位被問責、罰款,但還沒聽說過哪位專家因結論不實被“摘帽”,還有啥“不敢說”?
不負責任的“專家意見”,不僅透支了社會的專業權威,也損害了黨委政府的公信力。要讓如此“專家”謹言慎行起來,想好了再說,就得對癥下藥:組建相對超脫的查災專家庫,不能讓有關部門那么容易“召之即來”;專家意見必須是完整翔實的,經得起輿論的“千錘百煉”;“庫里的”專家須有資質,一次“失手”列入“黑名單”,數次“失手”淘汰出局,惡意造假的送交“法辦”。
其實,此類“專家意見”層出不窮,還因為有人借此“捂蓋子”,把問題“導向正確”。如果責任單位的上級或紀檢監察機關對每次“人禍”問責到位,打消其蒙混過關的僥幸心理,應景來文過飾非的“專家意見”也就沒了市場。
[責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