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在大連港的“瓦良格”號。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里根”號
在年初利比亞撤員中,大多數人都對其中的曲折和艱辛印象深刻:繞道希臘、馬耳他、阿爾及利亞等第三國,租用希臘大型郵輪,連日來上百架次大型客機輪番“空中接力”……雖然最后成功地將三萬多人員撤出,但是總讓人感覺有些缺憾。“如果有一艘中國航母能在第一時間趕到,撤員行動會更快更順利”,國防大學教授韓旭東說。
今年4月,一組停泊在大連港的“瓦良格”號照片走紅網絡。盡管官方的表態依然保守和慎重,但很多人已預感到中國的航母夢距離實現不遠了。
中國航母呼之欲出,有關航母的種種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1 “瓦良格”僅僅只是訓練艦?
“老瓦”出生于上個世紀80年代,而且一直“難產”,直到本世紀初才落戶中國大連重獲新生。而此時,美國的新一代福特級航母已經開始建造,首艦預計于2014年開始服役。
對于“瓦良格”這艘已經過時二十多年的“二手貨”,不少人認為不太可能成為中國的首艘主戰航母,而應該用作訓練艦,以培養中國的航母人才。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杜文龍認為“瓦良格”作為訓練艦的可能性比較大。“嚴格地講,‘瓦良格’沒有正式服役,除了船體之外,大部分的設備全部被拆毀了。所以對于我們國家海軍,從作戰這個角度上看,距離其實際作戰功能可能還有很大差距。”
但是這并不排除“瓦良格”作為主戰航母發揮戰斗作用的可能。海軍軍事研究所研究員李杰認為,任何國家發展航母都會根據國情和用途來進行選擇,“瓦良格”號是作為訓練艦還是戰斗艦是由中國發展航母的目的來決定的。
其實,無論是昔日的海上霸主英國還是現在的航母大國美國,它們的航母發展都經歷了“改造之路”。英國二十世紀初在大型郵輪上鋪設飛行甲板供飛機起降,成為世界上最早的航母雛形,美國第一艘航母“蘭利”號也是在1922年由大型運煤船改造而成,隨后的兩艘航母則是由大型戰列艦改造而成。
國防大學教授韓旭東認為,中國從建造驅逐艦到航母,是一種飛躍,第一艘航母的技術性能不可能特別高,因此應該同時具備訓練艦和戰斗艦的雙重屬性。正如李杰說的那樣,“在不同場合發揮不同作用”。
2 中國需要多大噸位的航母?
中國究竟需要多大規模的航母?從航母的噸位來看,一般而言,滿載排水量達到3萬噸到5萬噸的屬于中型航母,超過6萬噸的屬于大型航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排水量達到10萬噸。航母的噸位越大,意味著其影響范圍越廣,功能越強大。
李杰認為,中國適合發展中型以上的航母。中國不僅周邊海域的問題非常尖銳和復雜,而且將來需要維護海上權益,不僅近海海域,中遠海海域也是需要的。“在最前沿發生矛盾和爭端的地方布置航母是最有效的,航母的發展是大國邁向強國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平臺。”
杜文龍也認為中國應該發展大中型航母。實際上,大型航母一直被認為是攻擊型裝備,“擁有航母和使用航母是兩碼事情,中國擁有航母的目的是維護海上利益,為和諧海洋作出貢獻,其他國家的攻擊型、外向型使用方法不是中國的選擇。”杜文龍說。
但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王海運則認為,應該按照實際需求和能力來決定發展何種航母。“中國實行防御性軍事戰略,今后相當長時間里中國的航母將主要用于近海防御和維護臺灣海峽安全穩定,因而目前應以發展中型航母為主”。對于執行打擊海盜和抗災任務,中型航母也完全可以勝任。
3 中國航母該如何部署?
在中國航母的數量和部署上,王海運認為,中國的南海和東海都需要航母,一兩艘肯定不夠。“從這個角度講,三到五艘還是需要的”。
韓旭東認為應該以臺灣為界,將臺灣以北的海域作為一個區域需要至少一個航母戰斗群,臺灣以南的海域作為一個區域需要至少一個航母戰斗群。這兩大海區至少需要兩個航母戰斗群,需要兩艘以上的航母。
杜文龍認為中國的航母若要形成戰斗力,至少需要三艘。“航母是消耗很高的一項裝備,按照航母和一般水面艦艇的作戰能力基本條件看,至少有三個功能,一艘作戰、一艘訓練、一艘在維護,形成一個最初級、最基礎的作戰能力,因此至少應該保證有三艘航空母艦在服役。這樣一旦有事,能夠保證至少有一艘航母能夠在應該出現的地區出現。中國至少要形成有兩個航母為組群的航母戰斗群,這樣才可以應對一些中度規模以上的作戰行動。按照一般常識來講,至少應該有三艘。”
關于航母的部署,他認為,航母的遠洋活動能力很強,部署在哪并不重要,關鍵是用在哪。“航母部署還要視港口情況而定,港口要能夠進行有效的防御作戰,太暴露容易遭到攻擊。航母的活動海域要根據熱點海域情況而定。如果是巡邏的話,普通艦艇夠不著的遠海海域、活動有困難的海域,都應該由航母來承擔。因此,不僅是南海、東海這些熱點區域,以后還可能去亞丁灣訓練或者護航。”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