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2日我國第三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中國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在京發布。
我國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風險的區域分布呈現哪些特征?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本報記者專訪了該科研項目負責人、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史培軍教授。
全國風險等級“東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
記者:《中國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史培軍:在這個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中,詳細標明了十多種自然災害的情況,包括地震、臺風、水災、旱災、滑坡和泥石流、風沙、風暴潮、雪災、雹災、霜凍災害、森林火災、草原火災等。
地圖集著重展示了這些災害風險的區域分布特征及規律、各省區市綜合自然災害風險的空間差異,評估了區域主要自然災害風險等級、相對風險等級,以及綜合自然災害風險等級的空間格局。
比如說,在地圖集上,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地震災害風險主要集中在燕山與太行山東側的斷裂帶、郯廬斷裂帶、汾渭盆地、銀川至昆明的南北斷裂帶、橫斷山區、天山南北側斷裂帶等地質構造活動較為頻繁的相對高風險地區。
以臺風為例,從長江口至北侖河口的廣大東南沿海是全國臺風災害的高風險地區,其中長三角地區、浙東沿海地區、福建東南沿海地區、廣東東部沿海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廣西東南沿海和海南北部沿海成為臺風災害的7個相對高風險地區。
此外,云南高原、川西山區和黃土高原地區成為非常突出的滑坡與泥石流災害嚴重的三大高風險等級地區。橫斷山區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區、川東到鄂西長江沿岸、山西高原及太行山與燕山山地地區也成為滑坡與泥石流災害的較高風險區。
總體來說,從中國綜合自然災害相對風險等級圖可以看出,全國風險等級呈現出“東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格局。其中,長三角及長江下游沿江地區、淮河流域、華北平原及京津唐地區、兩湖地區、汾渭盆地、四川盆地、下遼河地區成為全國7個綜合自然災害高風險地區。
風險地圖集首次精確到縣級地域
記者:對于各種自然災害,地圖集所標示的精確度如何?
史培軍:這次發布的地圖集第一次精確到了縣級地域。由于我國各種自然災害數據的收集程度不同,各種自然災害在地圖上的精確程度也不盡相同。
在這些自然災害中,地震、臺風、風暴潮、旱災、森林火災5種災害的數據最全面,實現了精確的定量評估;水災、冰雹、雪災等幾種災害,目前數據還不全面,只實現了半定量;滑坡和泥石流等則因為較難統計,只作到了半定性。
在地圖集上,我們采用了“公里格”作為尺度,進行了詳細地具體標示,甚至具體到每個鄉鎮都可以找到自己所處的位置和這一地區的自然災害情況。
按圖索驥,安排建設項目應避開高風險地區
記者:這項研究對于預防災害能起到什么作用?普通人可以通過地圖集獲得哪些信息?
史培軍:首先,具有警示作用。根據這個地圖,人們能夠知道本地所處的自然災害風險水平的高低和風險的大小,及其在全國自然災害風險級別中所處的地位。政府和百姓可以了解本地處于何種自然災害風險之中以及風險的強度。
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還具有預防作用。以縣為基本單位的地方政府能夠根據本縣自然災害風險水平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工作。
此外,對于規劃和生產力布局具有指導意義。按照國際通行的原則,各級政府在布置一些建設項目時,需要避開高風險地區,如果確實無法躲避,就需要加大設防的力度和水平。
風險地圖對于建立自然災害風險轉移的經濟制度具有重大作用。同時,也有助于風險意識的普及和培育。對于普通人而言,通過這個地圖集能夠知道自己的家園處在一個什么樣的風險級別上。
舉個例子,如果你處于地震災害風險較高的地區,那么就應該在日常儲備一些應對地震災害的物品。在防災減災演練中,也應該更多學習訓練針對地震災害的減災手段。
記者:您認為目前我們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應該有哪些著力點?
史培軍:首先,國家應該下大決心提高地方的防災減災能力。自然災害發生在特定地區,不能每次都依靠舉國應對體制,而應該加大地方的設防水平。這個具有戰略性意義。
其次,建立巨災風險轉移模式。中央政府應該推動重大自然災害的保險制度建立,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巨災保險制度。政府應該支持通過市場的運作建立巨災風險轉移體系。
再次,加強防災減災的教育。引導民眾樹立科學的防災減災意識,同時要增強對災害知識的普及和教育。我們在這方面是很缺乏的。
新聞背景
□我國第一代綜合自然災害風險分布地圖集
《中國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是在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點項目——“綜合風險防范關鍵技術與示范”的支持下,由北京師范大學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共同承擔并主持完成的。
這部地圖集是我國第一代綜合自然災害風險分布地圖集,它凝聚了教育部、民政部、中國科學院等所屬的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300多名研究人員近10年的心血,充分借鑒了國際上目前最先進的災害風險科研成果。
1993年,我國在世界上第一家編制出全國災害信息——《中國自然災害地圖集》,主要是標出了哪些地方有自然災害。
2003年,我國繪制出《中國自然災害系統地圖集》,不僅可以提供哪些地方有自然災害,還可以展示這些地方發生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
《中國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在上兩代地圖基礎上,標明了我國各地區自然災害的種類、災害造成的損失程度等信息,也標明了未來發生災害時可能造成的損失(即潛在損失),所以叫“風險地圖集”。
□基礎數據積累耗時20年
編制地圖集的基礎性研究工作首先是基礎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由于這部地圖集實現了精確到縣,所以,研究者對每個縣的數據進行了收集整理,經過了大約20年的數據積累,最終實現了目前的數據精度。
其次是不同災害強度的評估。比如,50年一遇的洪水在一個地區發生會產生多大的損失?不同自然致災因子的災害發生后對經濟社會的打擊程度有多大?
最后,對自然災害風險的相對等級實現科學客觀的劃分,并完成從數據到地圖的轉換。(記者 張垚 吳秋余整理)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