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油畫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圖為參展作品。新華網 楊理光 攝(資料圖片)
吳維江趕在“五一”放假之前交了自己第三份入黨前的思想匯報。他在匯報中說,今年氣溫回升較往年快,對合作社的中藥種植可能有影響,要提前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35歲的吳維江是貴州大方縣同心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是村民眼中的“致富精英”,去年10月向桶井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此之前,吳維江在廣州打工8年,每月平均收入4000多元。而在2010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為5919元。
2007年吳維江回家過春節,發現有農民在石漠化嚴重的家鄉種植中藥材。“石頭縫里能長中草藥!”考察后,吳維江做出一個“風險很大的決定”:辭去工作,回鄉創業。
吳維江的家鄉是貴州省大方縣羊場鎮桶井村大灣組,這里是國家二類貧困鄉,“土地破碎、水土流失相當嚴重,種糧的收益連溫飽也解決不了。”羊場鎮鎮長徐萍說,中藥材近年來慢慢得到推廣,改善了當地農村的經濟環境。
回鄉當年,吳維江開始鉆研中藥材種植技術,用自己打工的積蓄承包了10畝地,種上了金銀花、半夏、前胡等中藥材,當年收益就達近6萬元。
為了更好收集市場信息和統籌種植計劃,提高中藥種植的經濟效益,吳維江憑借在廣州打工時學來的經營理念,2009年發起成立了同心農業專業合作社,當年就吸收了40多戶農民加入。
合作社給村民帶來了實惠,到今年春播,已經有80多農戶加入。“協會農戶每年平均收入5萬元左右,我們正在考慮擴大合作社的規模。”吳維江說。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