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衛星中心主任楊軍2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1年至2020年,我國計劃發射13顆氣象衛星,并將全面提升氣象衛星的空間分辨率、探測精度以及對大氣的三維探測能力,增強對溫室氣體、閃電、太陽活動等的觀測能力。
在中國氣象局20日面向社會公眾的開放日活動中,楊軍介紹說,現有的風云二號、風云三號系列衛星將繼續發展,還將增加風云四號衛星、風云降水測量雷達衛星和風云靜止軌道微波衛星。
楊軍說,目前我國氣象衛星相當于在太空給大氣“拍照”,呈現出平面的圖像,隨著衛星更新換代、新科技的研發,今后可以給大氣做“CT”,能監測出臺風的厚度、溫度及濕度的分布,甚至能給閃電成像、監測溫室氣體,這將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提升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目前,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11顆氣象衛星,6顆衛星在軌運行。靜止氣象衛星實現了雙星觀測、在軌備份,極軌氣象衛星實現了更新換代和上午、下午星組網觀測。我國已成為國際上同時擁有靜止氣象衛星和極軌氣象衛星的少數國家和地區之一,風云衛星成為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
楊軍表示,預計未來10年我國氣象衛星投入近200億元。目前我國的氣象衛星在規模、核心技術方面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再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國的氣象衛星將趕上國際先進水平,甚至在部分領域取得領先。(記者 劉毅)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