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甘肅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甘肅廳與他所在的甘肅代表團的代表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每年,溫家寶都要與代表們商議事關甘肅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幾件實事。代表換了一茬又一茬,溫家寶的關心和牽掛依然如故。
甘肅是全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也是全國生態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之一。甘肅的發展和生態保護,一直縈繞于溫家寶的心頭。在過去歷次全國人大會議上,引洮工程、石羊河治理、黑河治理、敦煌生態保護、貧困地區群眾致富等問題,都是溫家寶與代表們共同商議的大事。
馬曉琴代表是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城建局職工。她說,山區群眾生活條件比較差,尤其是缺水嚴重,群眾吃水靠的是人挑畜馱。黃河就在42公里外,但由于缺少水利工程沒法利用,17萬人飲水困難,4萬畝農田不能灌溉。
聽了馬曉琴的話,溫家寶說,你提出了一個支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大問題。積石山有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人數不多但都是祖國大家庭一員,大多數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我們一定認真研究你的建議,解決這一問題。
溫家寶話音剛落,平涼市崆峒區白廟鄉農民畢紅珍代表就站起身舉手要求發言。畢紅珍知道,每次審議,溫家寶最愿意與基層代表交流。溫家寶關切地問道:平涼是個苦地方,農民收入狀況怎么樣?畢紅珍回答道,去年人均3100元,還是比較低的。
畢紅珍一連談了幾個問題:平涼蘋果好,但是交通卡脖子,運輸有困難;農民工培訓管理部門多,需要搞好統籌、多建基地……溫家寶都認真地記了下來。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