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7月28日~31日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召開的全國大熊貓野外保護工作座談會了解到,我國大熊貓野外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未完全擺脫棲息地破碎化和經濟開發活動的壓力。專家建議,要進一步強化大熊貓野外巡護、救護和監測工作,完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拓寬大熊貓保護資金投入渠道,關注野外大熊貓局域種群生存狀況,提高面向當地群眾科普活動的針對性。
國家林業局一直把野外保護作為大熊貓保護的重點工作。近年來,國家林業局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劃定走廊帶、制定相關政策法規、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等,加強大熊貓棲息地保護,促進遺傳物質交流,提高公眾保護大熊貓的意識,并制定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規范野外大熊貓救護和收容行為,加強野外大熊貓資源的保護管理。我國各大熊貓保護區也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保護野外大熊貓,通過在保護區開展大熊貓保護有獎競猜,增強當地群眾保護大熊貓意識;通過“請進來指導,派出去學習”活動提高保護管理人員能力;通過引進紅外觸動相機拍攝,積極與國內外科研和大專院校開展合作,不斷提高野外大熊貓保護的科技含量。
目前,我國野外大熊貓瀕危狀況得到了有效緩解,全國已建大熊貓自然保護區63處,其中四川40處,陜西16處,甘肅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處。大熊貓保護區總面積達320萬公頃,涵蓋132萬公頃大熊貓棲息地,約占全國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的60%,保護區內有大熊貓1134只,占全國大熊貓總數的70%多。1983年至今,全國共搶救病餓大熊貓311只,其中救活232只,經治療康復后放回野外134只。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