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浪襲擊中國多地,多個省份開始為露天作業人員發放高溫津貼,包括近期處于高溫籠罩下的山西、有“火爐城市”之稱的重慶等地。
地處內陸的山西,連日來午間溫度高達42攝氏度。山西省最新出臺的高溫津貼標準規定,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下露天作業,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攝氏度以下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工作日10元。
面對持續的高溫天氣,古城西安也開始為萬名公交司乘人員增發高溫補貼,以保證公交司乘人員的身體健康和安全運營。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統計,截至目前,全國14個省份根據各地的情況,分別公布了從10元至20元不等的日高溫津貼標準。其中,廣東、重慶和福建發放津貼的時間最長,為5個月;上海、浙江和山東為4個月,北京、山西等省份則為3個月。
北京等地新實施的高溫津貼標準與此前的標準相比,增加了一倍。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極端天氣的增多,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工作更加艱辛,勞動強度也更大,同時,考慮到目前工資水平和物價等因素,決定適當提高勞動者高溫津貼標準。
對于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給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的行為,各省份分別出臺規定明確,勞動者可依法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或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接到舉報后,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將對用人單位下達改正指令,責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改正者,將依法處以2000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的罰款。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針對高溫下保護勞動者的相關法規,主要是1960年出臺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和2007年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但由于高溫津貼不是國家強制要求企業發放的勞動報酬內容,在執行和監管上仍有空白。
山西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曉晨認為,發放高溫補貼是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一種舉措,在盡快完善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對違規不發放作業及不按標準發放高溫補貼的企業應嚴加查處。
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高溫天氣未來還將在中國大范圍區域內持續。記者從山西省工會部門了解到,近來工會部門工作人員已加大了各地保障高溫季節各項津貼標準及相關待遇落實的監督力度。(記者王飛航劉翔霄)
[責任編輯:王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