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員在突發事件應對方面的表現,將決定其仕途發展;恐怖襲擊、核事件與輻射事故等一系列其他國家曾發生過的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外來生物入侵等科幻片預演的場景,均寫入最新發布的《北京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
17日,北京市第11期政府公報,發布了《應急預案》全文。
初步統計,這是北京第三次修訂《應急預案》,前兩次分別在2004年、2005年。與前兩個版本相比,新版突出了政府職責,規定應急處突執行“行政領導負責制”;細化了突發事件分類,并提出10余個應急策略。有專家稱,該預案也是因北京“世界城市”的最新定位應運而生。
新版《應急預案》自發布日,也就是昨日起實施。
亮點
1 分類細化 首增“巨災”應對
2004版、2005版《應急預案》,突發事件均分為四大類13分類34種,新版也分為四大類,但詳細劃分為23分類51種,新增恐怖襲擊、生物災害(植物疫情、外來生物入侵)、核事件與輻射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重污染天氣、突發環境事件)等內容。而且,每一種突發事件,均明確注明主責部門,如上訪、聚集等群體性事件,主責部門為市維穩辦。
新版還首次規定,“發生巨災時,在國務院統一領導下,迅速形成應對巨災的機制,遏制巨災可能造成的損失;市應急辦、市各專項指揮部辦公室、相關部門、有關單位立即開展工作,強化應急處置的時效性;市應急辦立即協調全市應急力量,全面加強應急處置”。
2 績效考核 處突效果決定政績
“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與2004版、2005版相比,這是新版最鮮明的變化,明確規定“北京突發事件應對,納入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負責人職責績效考核范圍,建立健全調查評估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今后,各應急專項指揮部辦公室、相關部門、各區縣、各重點地區,都將定期接受市應急委的評比考核,如成績突出,表彰獎勵;如未完成任務,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對于未按《應急預案》履職,導致突發事件發生甚至危害擴大;或不服從上級政府統一指揮,遲報、瞞報突發事件信息,未及時組織開展生產自救和善后工作,截留、擠占、挪用應急資金等,相關責任人將受到行政處分,乃至于被追究刑事責任。
3 時間限定 限時兩小時報送
對于應急處突的每一個時間節點,新版《應急預案》均有明確時間限定。
例如:凡市政府批準的處突撥款事宜,1個工作日內辦結;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須在“最遲不得晚于事件發生后2小時”內,向市應急辦上報詳細信息,所報信息須包含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危害程度、事件發展趨勢、已采取的措施等內容;突發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須在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隨后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如涉及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或學校等特殊場所,還需采取有針對性的公告方式。
任何部門所做的突發事件調查評估,須形成《突發事件調查評估報告》,詳細分析原因、過程和損失,事前、事發、事中、事后全過程的應對,提出改進措施。如無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得超過60天完成。
對于事后評估,舊版《應急預案》規定該環節由專家顧問組負責,但新版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均有該職責。
專家評價
毛壽龍:新《應急預案》更具前瞻性
2001年12月7日的一場雪,北京交通陷入癱瘓,不少人半夜才到家;2003年北京非典,全市陷入緊張狀態;北京奧運前夕,北京成功排除了8起潛在生化爆炸恐怖襲擊。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表示,近年來,北京發生的數起公共突發事件,尤其是北京奧運,使政府的應急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他認為,新版《應急預案》新增了恐怖襲擊、外來生物入侵、核事故等以前從未提及的內容,“更具前瞻性、預見性”。此前,對于政府應急處置的刑事責任,法律法規并未明確,“政府部門內部雖然有職責和分工,能做到各司其職,但法律層面還是空白點”。他認為,新版《應急預案》強化了政府責任,明確提出將處突應急作為政績考核的指標,“這是一大進步”。
毛壽龍說,2004版、2005版以及最新預案,三個不同版本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規定,同時體現出時代變化。剛經歷過非典,公共安全事件引發社會各界的重視,2004版應運而生。其后,“新北京、新奧運”的城市定性,對北京的處突應急能力,提出新要求,因此,2005年重新修訂,“2007年可謂是北京應急預案系統年,處突應急漸成體系”。目前,“世界城市”已成為北京的最新定位,有關部門再修處突應急相關規定。本報記者 王姝
新版《應急預案》主要應對措施
1 建立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急志愿者隊伍(公安消防、市應急委、各相關部門、社會動員)
2 以有線政務專網和800兆無線政務網為核心,建立跨部門、多路由、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穩定可靠的應急通信系統。
3 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各專項指揮部辦公室、相關部門、有關單位)
4 建設城近郊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急救點和遠郊區縣鄉鎮急救點。
5 建立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準確掌握北京急救資源狀況,建立動態數據庫。(市衛生局)
6 編制北京市應急避難場所發展規劃。
7 每年按照財政支出額的適當比例,安排政府預備費,作為公共財政應急儲備資金。(市和區縣財政部門)
8 按照“急事急辦”的原則,簡化工作環節,凡市政府批準的撥款事宜,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相關手續。(各級財政、監察和審計部門監管和評估使用效果)
災情分析
突發事件呈上升趨勢
《應急預案》寫明,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北京成突發事件頻發的城市。這些因素包括:地處Ⅷ度高地震烈度地區;水資源短缺;人口稠密、建筑密集、經濟要素高度積聚,政治、文化及國際交往活動頻繁;城鄉發展不平衡,中心城區經濟社會活動集中,城鄉接合部流動人口多,遠郊區縣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
《應急預案》預測,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人為致災因素仍將是北京發生頻率高、傷亡多、危害大的突發事件。
隨著北京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道路交通、城市生命線、生產安全、旅游安全、環境污染、化學、火災等事故災難頻發;各種重大傳染病疫情、重大動植物疫情、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城市居民拆遷、農村占地補償、企業拖欠工資以及其他經濟社會問題引發的重大群體上訪事件、影響校園安全穩定事件、民族宗教群體性突發事件、個人極端暴力事件以及涉外突發事件,均將呈上升趨勢。
《應急預案》坦言,由于北京有眾多中央單位、駐京部隊、涉外機構和大量流動人口,機構和人員情況復雜,突發事件處置協調難度大。(記者王姝)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