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勇氣比政策更重要!”
——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第二場提案辦理協商會紀實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李菲、姜琳、王帆) 初春。政協禮堂三層會議室。
寬敞明亮的大廳里,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鄭萬通與提出提案的有關民主黨派中央、全國政協委員,以及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等提案承辦單位負責人圍桌而坐,對提案進行集中協商辦理,一場以“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主題的討論熱烈展開。
“進一步提高就業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過稅收等杠桿對收入分配結構進行調整;降低部分政策性壟斷企業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在二次分配中的比重。”全國政協常委何丕潔代表參與有關提案的民革中央首先發言。
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則更加關注民生:“社會上還有一些不和諧因素,其中收入不公是很大誘因。對收入分配要有清晰認識,戰略上要有剛性指標體系,要與國民經濟增速掛鉤。收入分配不與民爭利,讓利于民,同時因地制宜。大力壓縮政府‘三公’。”
“現在最低與最高收入行業平均工資差別已經達到15倍。壟斷行業,資源是國家的,收入卻是企業的。他們與其他行業收入差別太大,必須改革,否則對于整個勞動力市場和我國平穩發展影響很大。”全國政協委員馬培華代表民建中央的發言,引得委員們頻頻點頭。
“建議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使城鄉人均收入在‘十二五’翻一番,年均增長不低于15%。”
“應盡快實現養老金全覆蓋。”
“全面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提高個稅起征點,降低中低收入群體稅負,同時避免高收入群體稅負下降。”
……
一個個問題,一條條建議,協商會上,政協委員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有關部委相關負責人認真聆聽。在兩個小時里,調整個人所得稅、調整勞動用工管理制度、加大社會福利和保障等熱點問題被一一提及。
“收入分配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在聽取11位民主黨派負責人和政協委員介紹提案內容后,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憲平表示,將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和年度計劃實施,進一步深化研究收入分配問題。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嚴格規范金融機構的薪酬制度,特別是加強對金融機構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監管。
“聽了委員們的建議,很受啟發。我們要努力使委員們的建議成為政策落實。”教育部部長助理吳德剛坦誠地談起了教師收入。“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收入差距很大,高校青年教師收入不夠,有些地方留不住人才。這些工作我們都在努力改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何憲表示,為調整行業間的收入差距,將在部分中央企業和部分地方國有企業中實行企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改革試點,進一步出臺規范央企負責人薪酬指導意見,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
針對多位委員提到的農民收入問題,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堅定地說:“今年將千方百計保持農民收入增長6%以上”。
聽完8個有關部門負責人的介紹,委員們紛紛提出對其未來工作的希望。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勇氣比政策更重要!”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短短幾句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將討論引入更深層次。“改革的目標是讓大部分人收入做‘加法’,小部分人做‘減法’。要看到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長期性、艱巨性,堅決破除一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干擾,下決心解決這個關系民生的大問題。”
“近幾年來,我們大家都能夠明顯感到,我國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拉大、人民群眾反響日益強烈。”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說,當前,把小平同志所講的“共同致富”作為一項“中心課題”,突出地提出并著手解決,應該說時機已到。
鄭萬通說,胡錦濤總書記最近突出強調,“要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實現國民收入分配合理化”。我們必須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拿出實際行動來做這件事情。盡管國民收入分配問題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需要一個逐步調整的過程,但是,這個決心一定要下。我們不能任由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繼續蔓延,而把普通老百姓留在原地。
會場外,春意漸濃;會場內,氣氛熱烈。政協委員們和提案承辦單位負責人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討論著,協商著……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