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江國成)哥本哈根會議中國代表團談判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26日說,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幾乎沒有進展,原因是發達國家企圖逃避他們在有關國際公約和議定書的義務。
解振華26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長期以來,在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中,發展中國家就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資金、技術等關鍵問題不斷提出建議,但發達國家采取拖延戰術,一直未給予正面回應,導致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在這些關鍵問題上幾乎沒有進展。
他說,在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問題上,發達國家不僅想方設法逃避到2020年的中期量化減排義務,還試圖通過將矛頭指向主要發展中國家來轉嫁減排義務,轉移談判焦點!堵摵蠂鴼夂蜃兓蚣芄s》明確規定,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歷史責任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應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發達國家在幾百年的工業化過程中無約束地排放,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理應承擔其歷史責任,率先大幅度量化減排。但現實是,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幾十年后溫室氣體的排放還在持續增長,人均排放量仍然很高,提出的到2020年的減排目標也與科學的要求和國際社會的期望有相當大的距離”。他說,發達國家“無視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利,向主要發展中國家提出很高的減排要求,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解振華說,在資金問題上,發達國家一直強調私營部門和碳市場的作用,試圖逃避發達國家政府公共資金的出資義務,甚至試圖讓發展中國家出資,或是給發展中國家使用資金設置各種前提條件。此次哥本哈根會議上,盡管發達國家在資金方面做出了一些承諾,但沒有明確各國長期資金承諾的金額,也沒有明確短期資金的來源,更沒有明確短期資金如何落實。
談到技術轉讓問題時,解振華說,在發展中國家的強大壓力下,發達國家勉強同意建立一個技術機制,但極力將這一機制弱化為只有信息交流和咨詢的功能,這樣的機制無法使技術轉讓實實在在地發生,與發展中國家用得起、用得上氣候友好技術的希望相去甚遠。
他說,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后,中國政府將本著對中國人民和全人類高度負責的態度,繼續堅定不移地采取減緩行動,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中國將一如既往地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同國際社會一道,在哥本哈根會議成果的基礎上,為在墨西哥會議完成“巴厘路線圖”談判做出不懈努力。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江國成)哥本哈根會議中國代表團談判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26日說,哥本哈根會議取得兩大重要成果,是一次成功的會議:這次會議堅持了相關國際公約、議定書和路線圖,明確了下一步繼續談判的方向;在發達國家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采取自主行動上取得了新的進展,在長期目標、資金和行動透明度問題上達成重要共識。
解振華26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哥本哈根會議是一次舉世矚目的盛會,194個國家派代表參會,119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極大地促進了全球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皟H從這一點看,哥本哈根會議就是成功的。具體而言,我認為哥本哈根會議取得了兩方面的重要成果”。
他說,會議堅持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明確了下一步繼續談判的方向。這些公約和議定書締約方會議分別通過了兩個工作組繼續按“巴厘路線圖”授權完成談判的決定,明確了下一步談判的原則和方向,維護了“巴厘路線圖”雙軌談判機制。《公約》和《議定書》兩個工作組談判均取得了進展,特別是兩個工作組主席分別提出了主席案文,堅持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明確了雙軌談判架構,反映了談判已經取得的進展,為最終按“巴厘路線圖”達成成果奠定了基礎。
在談到這次會議取得的另一大成果時,解振華說,這次會議形成了《哥本哈根協議》,體現了各方的積極政治意愿。盡管《哥本哈根協議》沒有在所有締約方中達成一致,但在發達國家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采取自主行動上取得了新的進展,在長期目標、資金和行動透明度問題上達成重要共識。
他說,國際社會下一步應盡快確定《京都議定書》發達國家締約方第二承諾期的大幅量化減排指標,明確非議定書發達國家締約方與議定書發達國家締約方的減排努力在幅度、性質和遵約機制上的可比性,盡快落實發達國家締約方短期出資和長期資金承諾,建立有效的技術轉讓機制。同時要進一步增強磋商過程的公開和透明性,確保發展中國家的廣泛參與。
他重申,中國將一如既往地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同國際社會一道,在哥本哈根會議成果的基礎上,為在墨西哥會議完成“巴厘路線圖”談判做出不懈努力。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江國成)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中國代表團談判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26日說,中國代表團以積極和建設性的姿態全面深入參與了所有談判議題的磋商,為最終取得會議成果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振華26日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一方面我們堅持原則,有效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有效維護了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我們以務實的態度參與談判,展示充分靈活性和建設性態度,為推動談判取得進展發揮了關鍵作用!
他說,在丹麥和其他發達國家已提出會議成果案文建議的前提下,為保持會議成果的均衡,有效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我們在會前聯合印度、巴西、南非形成了‘基礎四國’關于哥本哈根會議成果文件草案”。
解振華說,“基礎四國”案文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普遍歡迎和認可,非洲集團以“基礎四國”案文為基礎提出了非洲案文,公約和議定書工作組形成的主席案文在相當程度上借鑒了四國案文的架構并吸收了很多內容。四國案文為發展中國家爭取主動、引導談判進程、促成會議成果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代表團還特別注重談判的外圍工作。解振華說:“我們密集約見了各國部長、主要談判代表、國際機構和非政府組織高級官員,深入細致地做工作,為我國參加談判、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創造了有利環境和良好氛圍!
他說,會里會外,中國代表團積極呼應和支持發展中國家的合理主張和要求,注意加強與小島嶼國家、最不發達國家的溝通,支持其關切和要求,推動發展中國家保持團結大局,維護共同利益。
解振華說,我們加強與發展中大國的磋商和協調,以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基礎四國”磋商機制,形成了強大的談判合力。我們加大做發達國家和會議主席國的工作力度,要求發達國家切實理解發展中國家的關切,敦促他們放棄對發展中國家不切實際的要求,并推動通過對話與溝通解決問題。
這次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設立了“中國新聞與交流中心”。中國代表團各部門的領導和專家通過部門主題日活動、學者專題宣講、現場互動交流等形式,從專業角度介紹宣傳我國的政策、立場和主張。
解振華說,我們每日安排代表團介紹談判情況,使國內外媒體第一時間獲知談判最新進展,并對國外的一些不實言論進行駁斥,增信釋疑。我們的專家學者還以“碳公平”為主題舉辦說明會,就人均歷史累積排放、碳排放空間公平分配、碳預算等介紹我國學術界的觀點,受到了與會者的熱烈歡迎。
[責任編輯: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