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天舉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顏江瑛介紹了目前非藥品冒充藥品的現狀及危害,表示從2009年11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集中整治非藥品冒充藥品專項行動。
非藥品冒充藥品行為呈逐年上升之勢
非藥品產品銷售主體主要是零售藥店、保健品銷售店。在對6個省1253家零售藥店調查后發現,非藥品冒充藥品產品銷售額約占藥店總銷售額的10﹪,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對176家保健品店調查發現,有96﹪以上的保健品店銷售的產品存在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銷售的現象。非藥品冒充藥品產品的營銷有別于以往不法分子“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傳統模式,而是正面進入經營使用單位,采取大規模、集中式、連續性的冒充藥品的廣告宣傳,欺騙消費者將該類產品誤當作藥品購買使用。
非藥品冒充藥品問題給社會帶來了巨大危害
一是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市場上存在冒充藥品的產品,容易欺騙誤導消費者使用其治療疾病,將嚴重貽誤治療時機,加重治療成本,對公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同時,一些非藥品產品存在非法添加藥物的現象,添加藥物的劑量甚至超過正常劑量的幾十倍,存在安全隱患。
二是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與藥品的高投入、高標準、嚴要求相比,非藥品產品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銷售將獲得高額暴利。這將嚴重損害正規藥品生產企業的合法利益,同時也對其他正規食品、消毒產品、保健食品等非藥品產品生產企業構成不正當競爭,擾亂了健康相關產品的市場秩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