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普及率超八成語言文字事業十年成果豐碩
教育部6月28日舉辦“教育這十年”系列發布會第六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語言文字事業改革發展成就和經驗。十年間,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從70%提高到80.72%,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的比例超過95%,文盲率下降至2.67%。
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國家,其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居于主體地位。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我國的基本語言政策,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性事業,是語言文字事業的核心任務。
“六納村處于大石山區,其地理位置和語言習慣導致當地群眾與外界交流存在較大的語言障礙,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外出務工增加收入。”發布會上,廣西來賓市忻城縣紅渡鎮六納村原駐村第一書記吳桂彬介紹了六納村“推普助力脫貧”的情況。該村通過推普公益課堂、農民普通話夜校班、“小手拉大手”孩子帶動家長共同學習普通話等方式,幫助當地群眾掌握普通話。
“那些經過培訓的群眾很多都走出了大山,他們在縣外找到了穩定的工作,實現了脫貧致富。據統計,普通話推廣惠及當地群眾1600多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539人次,他們均實現了脫貧。”吳桂彬說。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周為介紹,按照“聚焦重點、全面普及、鞏固提高”的新時代推普工作方針,“三區三州”國家通用語言培訓實現全覆蓋,中央財政專項支持986支團隊1.1萬余名大學生開展推普志愿服務,輻射帶動數十萬高校大學生深入中西部推普一線。目前,民族地區幼兒園已基本實現了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開展保育教育活動,為實現2025年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85%的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傳承語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標志。甲骨文等古文字是中華文明的根脈所在,是傳承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
自2020年11月“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啟動實施以來,16家高校和文博單位組織42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工程建設。目前已完成首部論文精選《傳承中華基因:甲骨文發現一百二十年來甲骨學論文精選及提要》、首次注明甲骨重量的《吉林大學藏甲骨集》等成果。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久遠、唯一使用至今的古典文字,即便從殷商甲骨文算起,三千多年來漢字也沒有中斷使用。可以說,每一個來源古老的漢字本身都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黃德寬教授在發布會上介紹,十年來產出了一大批基于專業研究、可以永續留存、正在走向世界的語言文化成果。
放眼國際,中文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介紹,截至2021年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旅游組織等10個聯合國下屬專門機構將中文作為官方語言,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育,76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正在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人數超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外國人人數近2億。
建設規范標準,服務人民需求
語言文字事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特點,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
十年來,伴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一系列滿足信息時代人民群眾語言生活需求的智能語言產品走進大眾。比如包括35款歷代書法名家字體的“中華精品字庫”,轉換準確率達99%的“漢字簡繁文體智能轉換系統”,涵蓋古今各個時期8萬多個漢字的形、音、義、用、碼信息的“漢字全息資源系統”,收錄各類語言資源近千項的“國家語委語言資源網”等。
十年來,伴隨社會語言文字應用的多元化、數字化,語言文字規范標準覆蓋領域不斷拓展。例如,《通用規范漢字表》第一次在通用層面明確了“規范漢字”的范圍;《信息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國際標準進一步提升了漢語拼音的國際影響和作用;《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讓聽力和視力殘疾人有了自己的“普通話”和“規范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方案》滿足了聽力殘疾人手語使用者在奏唱國歌場合,規范、統一、嚴肅地使用手語表達國歌的愿望。
(本報北京6月28日電 本報記者 柴如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