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碩士開摩的,積極人生何談“浪費”
英語專業畢業、碩士就讀于中山大學、裸考通過英語專業八級考試、曾在英語培訓機構任教……當這些光鮮標簽與“失業后開摩的”聯系在一起,不少網絡圍觀者都深感惋惜,甚至覺得當事人“浪費學歷”。然而,身處輿論漩渦之中的當事人接受媒體采訪時的態度卻很豁達,“跑摩的只是暫時過渡……并不認為自己跑摩的就是浪費學歷,如果什么都不干在家待著,才是真正的浪費學歷”。
人生浮浮沉沉,能屈能伸是一種可貴的品質。相較于那些遇到挫折就意志消沉、選擇“躺平”的人,這位樂觀的摩的司機,確實值得點贊!靶腋2粫䦶奶旖,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靠自己雙手賺錢養家,靠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這樣的選擇不僅不是浪費,而且更顯人生態度的積極。
這件事引發的輿情中,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一些人對“名校碩士失業開摩的”的熱議與不理解,折射出對于學歷、職業的刻板成見,“什么人只能干什么工作”的僵化觀念根深蒂固。
從人力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角度看,“專業對口”當然有道理,“用非所學”是否合理當然值得探討,但是,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人們的擇業方向也越來越多元,“跨界”就業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正常。在這方面,頗有說服力的案例是,當年轟動全國的北大中文系畢業生陸步軒,擇業時沒有被傳統觀念束縛,通過賣豬肉一樣實現了人生價值。
不管是自稱“暫時性過渡”的碩士摩的,還是此前的“深圳中學教師面試者超一半是博士”,全社會在看待學歷、擇業等問題時,希望能有更多平常心,讓“名校碩士開摩的”“博士當中學老師”不再成為“新聞”。 (本報評論員薛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