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糧麥收一線見聞:這就是豐收的味道
這就是豐收的味道
——夏糧麥收一線見聞
6月,在河南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金色麥浪涌動,頭戴草帽的農民在田壟間看護麥田,收割機在田間嗡嗡作響,一片繁忙的景象。這是被稱為“中原糧倉”的河南省駐馬店市,全市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達1900萬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160億斤以上,每年輸出商品糧及制成品達80億斤。在夏糧收獲的季節,記者前往麥收一線了解今年收成情況。
收割機不停轉,人歇機不歇
“最近這兩個月我一直在各省協助麥收,在小麥從農田到糧倉的關鍵環節,就是要爭分奪秒搶收,好在天公作美,小麥的收割都很順利。”家住駐馬店市汝南縣的王銀華是一名農機手,夏收時節,他也忙碌起來了。汝南縣有耕地152萬畝,共有800多臺聯合收割機參與今年夏收。
由于農機不斷改進,收割時損失率不斷降低,能收割小麥、水稻、玉米等作物,拓展了使用范圍,王銀華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訂單。
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云南率先進入收割期,王銀華從云南開始,馬不停蹄先后去了湖南、湖北等地參與小麥搶收工作。
“現在,華北平原進入了小麥集中收割期,收割機每天不停轉,人歇機不歇,雖然很辛苦,但看到這些糧食能夠順利收割、脫粒、裝運,我心里就十分高興。”王銀華說。
獲益于土地“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有利于對原本碎片化經營管理的耕地進行有效整合,使大規模機械化作業成為可能。
“不出幾天,這一大片麥田就能開鐮了,到時我預約的六七臺收割機同時作業,1天時間就能把這一大片小麥收割完畢。”50多歲的駐馬店市西平縣種糧大戶趙嚴杰望著不遠處的幾百畝連片麥田興奮地說。
趙嚴杰經營著近1600畝地,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除了收割機,趙嚴杰購置了幾乎所有所需的農用機器,犁地、施肥、播種、打農藥以及收割基本都實現了機械化。
如今,他正在為不少面粉廠、種子站供貨,銷路無憂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今年的小麥還沒全部收割完畢,省內外的種子廠、面粉廠訂單就已經來了。”趙嚴杰高興地說。
“今年不單是個豐收年,還是一個高產年”
“以前,小麥收成好壞主要看天,只能寄希望于風調雨順;如今高標準農田建設打破了看天吃飯的局面,通往田間的公路修起來了,大型農用機能開進來了,水渠修好了,水渠里常年有水,旱澇問題解決了。”駐馬店市汝南縣縣長劉軍民說,高標準農田的推行,對農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基本上實現了旱澇保收。
“今年不單是個豐收年,還是一個高產年!”河南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研究員李向東說,近年來,河南不斷落實耕地保護制度,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得到了有效遏制,通過不斷改良土壤,糾正以往掠奪式耕作的做法,實現了耕地面積不減少、耕地質量有提高,為長期的糧食增產豐收創造了條件。
此外,優質強筋小麥品種的研制、試驗成功,以及新品種的不斷推廣普及,則為今年的小麥豐收提供了技術支撐。
“最近幾年,我們連續成功引進新麥26、西農979等優質強筋小麥品種,小麥生產形勢穩中向好。”西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國選說,據5月上旬農業部門測產調查,今年小麥千粒重按常年平均44.08克計,理論畝產567.27公斤,比2020年497.6公斤的實際畝產,增加69.67公斤,增幅14.0%。
駐馬店市政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帶動農民群防群治,小麥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截至目前,專業化統防統治已累計實施面積達2608.5萬畝次。
劉富文是駐馬店市西平縣天潤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通過土地流轉,如今他經營著800余畝耕地,談到今年的糧食收成,他難掩興奮:“農民種地一看種子,二看病蟲害防治,兩個農民最關切的問題得到解決,糧食大豐收是肯定的,預計今年小麥畝產1400斤左右,這也將是近年來產量最高的一次。”
訂單式種植,消除農民后顧之憂
江蘇省徐州市,一種依托“農民+麥種研究機構+企業”的訂單式小麥種植模式逐漸推廣開來。
“訂單式小麥種植模式在當地很流行,有小麥專家對種子品種進行把關,有企業將供求信息傳遞給農民,農民根據市場需求采購相應麥種,這種小麥專家—企業—農民三方聯動的模式,使得農民很快融入了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鏈,農民種植小麥的熱情與積極性都高漲了。”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杜永林說。
“如果說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讓我們農民心里踏實起來,那么訂單式小麥種植模式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江蘇省徐州市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封文雅說。
“不同品種的小麥磨成的面粉會有不同的用途,有饅頭粉、面包粉、油條粉等,我們一般都會在小麥播種前跟種糧大戶簽合同,根據市場對不同種類面粉的需求,告訴農戶我們需要什么品種的小麥。”江蘇華升面粉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迅告訴記者,夏收時節,面粉廠工作人員也沒歇著,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對小麥進行抽樣檢測,主要檢測麥粒的飽滿程度、毒素殘留、水分等,據此確定小麥是否達標以及收割日期。
這種訂單式的農業種植方式一方面減少了農民種植的盲目性,企業通過與農戶達成種植協議,能夠將市場需求信息及時傳導給農戶,農戶據此種植市場所需要的小麥品種;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及時獲得所需要的小麥,節省了協調成本,保證了收上來的小麥能夠及時加工成面粉,分類推向市場。
“春爭日,夏爭時”,截至6月6日,全國已收獲冬小麥超過1.1億畝,進度已過三分之一,當日機收面積超過1500萬畝,已連續3天日收面積過千萬畝,小麥機收進入高峰期。金色麥穗變成糧倉里的顆顆糧食,滿載小麥的拖拉機在鄉道公路上來來往往,一路麥香,這就是豐收的味道。
(本報記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