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航空墜機現場,為罹難者招魂。(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7月24日消息 “723空難”發生到現在已經超過24小時。據臺灣媒體報道,7月23日晚,一架從高雄飛往澎湖馬公機場的復興航空GE222班機(機型ATR72),疑似受到天氣影響,請求重飛后墜毀,機上58人中48人罹難,10人輕重傷。這是12年前臺灣華航馬公空難225人全數罹難事故后,臺灣航空死亡人數最多的飛安事故。臺灣媒體整理了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失事可能原因和其中爭議,24小時全紀錄。
事發經過
復興航空失事時序
復興航空澎湖空難奪走48條人命,當時班機于昨晚6時40分起飛,7時06分和塔臺失聯,7時09分接獲迫降報案,7時30分發現起火,救難人員全力投入搶救。
失事原因
人為釀禍?復興:駕駛經驗“絕對完美”
復興航空強調,駕駛飛行經驗“絕對完美”,因正駕駛已60歲,且有22年飛行經驗,而副駕駛也有2年半飛行經驗。在23日晚加強檢驗。最后高層再深深一鞠躬“跟臺灣人民再一次道歉!”
失事天氣畫面曝光 澎湖大風大雨
學者推測,當時澎湖對流旺盛造成氣流不穩定,垂直風切很大,可能對飛機起降造成影響。網友李云漢則在臉書po出復航客機降落時,澎湖大風大雨的情況,質疑為何飛機沒有停飛。
氣象表會說話 降落時澎湖下超大雷雨
根據馬公機場導航與氣象服務通報表,顯示23日晚19時到20時的數據都是“800+TSRA”,其中“800”代表能見度800米,“TSRA”則是大雷雨,“+TSRA”則是超大雷雨。
撇責?臺“民航局”:機師應自行判斷重飛與否
事故檢討部分,臺灣“民航局副局長”李萬里否認能見度為外傳的800米,表示當天能見度為1600米。他并強調,飛行員在受訓時都受過專業訓練,“不會重飛就沒資格當飛行員”,且若是前方有雷雨胞,是否要繞過、是否要重飛、或返回原本起飛地點,都是飛行員應該自行判斷,機長也應該要自行判斷落地與否。
天候差 風切效應釀禍
學者推測,澎湖對流旺盛造成氣流不穩定,垂直風切很大,確實可能對飛機起降造成影響,但實際原因仍待調查。而同樣是風切肇禍,2009年美國聯邦快遞(FedEx)貨機,曾在日本成田機場降落時不幸降落失敗造成2死慘劇。
[ 責任編輯:何建峰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何建峰
原稿件來源: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