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患有第1型糖尿病的8歲臺灣學童思筠,因同學與家長對疾病認知不足,經常遭異樣眼光排擠。不過,醫師指出,病童只要按時注射胰島素和進食,血糖控制得宜,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生活。
思筠的母親說,思筠3歲半時因感冒就醫才診斷出患有第1型糖尿病,喪失制造胰島素功能。由于同學與家長對疾病認知不足,求學期間屢遭誤解,也被排擠,讓她十分不舍與心疼。
然而,思筠只是一個個案。思筠的母親說,還有其他患第1型糖尿病的病童及家屬可能都會面臨一些遭誤解的部分,這是一種很大的煎熬。
馬偕兒童內分泌科主任黃琪鈺說,接觸許多病友家庭發現,從被診斷為第1型糖尿病的那刻起,往往有熱心親友提供偏方,而心慌家屬常因認知不足,誤信錯誤觀念,延誤醫療照護。
黃琪鈺說,錯誤觀念包括“擔心低血糖昏倒,不敢運動”、“不能吃甜食”、“生病影響孩子和同儕相處,讓孩子沒有社交生活”。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李燕晉說,第1型糖尿病又稱為“兒童型糖尿病”,在臺灣約有9000人,不易早期診斷,一半以上嚴重到病童已呈糖尿病酮酸癥時才送醫確診。病童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讓家長心疼。
不過,病童只要按時注射胰島素和進食,血糖控制得宜,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生活。媽媽為控制思筠血糖,每天親自到校,為思筠測量血糖、打針和測量午餐食物份量。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