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堵了,水管漏了,門鎖壞了……這些看似不大的問題逐漸成為動手能力越來越差的這代人的困擾。在很多老舊小區,“上門維修”的廣告貼滿了墻,但人們擔心的是自己會不會被這些轉身不見人的“馬路天使”坑騙;而在一些服務質量過關的小區,“有事找物業”的傳統思維占主導,可多數情況下問題難以得到有效、快速的解決,而事實上,物業也并沒有“修水龍頭”這樣的義務。
當下,維修服務這個傳統行業面臨的問題是:家里出現問題找不到合適的維修工,掌握技能的維修工又沒有提供服務的有效信息渠道。因此,重塑“維修”領域格局成為現下社會發展的急切需求。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這不僅給予了37歲的臺灣老板何曉華在維修領域很多想象的空間,也讓26歲的創業青年陳就倍感興奮。
圖為“臺灣老板”何曉華(右)和大陸青年陳就(左)。受訪者供圖
臺灣老板:互聯網+就是通過平臺把需要的東西串聯起來
1978年出生的何曉華祖籍湖南,16歲時跟隨家人定居臺灣。對念書沒太大興趣的何曉華從那時起就開始打工,擁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永和豆漿洗碗。何曉華告訴記者:“臺灣的‘永和’不像大陸是一個品牌,而是一個地名,幾乎所有的豆漿都叫永和豆漿。”在那里,何曉華18歲時就做到了“師傅”級別,每個月有一萬六七的收入,按他的說法是:“當時干半年,就可以在北京買套房。”
那時,何曉華已經有了來大陸發展的想法:“20世紀90年代,大陸對臺灣商人有很多優惠政策,我認為到大陸發展是機會,但當時手里有”資本“的老板大部分還沒有這樣的魄力。”何曉華苦于自己年紀太小,心有壯志難酬。就這樣,何曉華一直“熬”到20多歲。2003年,在“永和豆漿”干了9年的何曉華拿著自己攢的10多萬美金從臺灣來到了北京。
何曉華又在餐飲服務業干了多年,直到2008年,何曉華開始接觸互聯網,發現它確實能改變人的生活。2010年起,在餐飲服務業打拼多年的何曉華想找到一種深刻了解的服務行業,并通過互聯網思維去改變它,“保潔、裝修這些行業都已經規范了,但維修這塊還沒有品牌”。
大城市人口密集,是一個家庭維修頻發的地方。何曉華在調研后發現:因為缺少合適的需求“匹配”,很多家庭的維修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比如南城有個人需要開鎖,可能聯系到的師傅卻在北城,這來回一折騰就得四五個小時,你出的錢比行情價再高,師傅都不見得愿意去。”
何曉華還發現,在北京,幾乎每個小區的方圓二三公里內,都能找到一個小型的五金店,這些五金店的“形態”大部分是老婆看店,老公出去干活,有的純粹就是賣日雜,不提供上門維修。“他們為什么能生存?是因為周邊的人有需求。”何曉華說。
“以前,消費者、五金店和維修工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互聯網+’就是通過一個平臺把這些需要的東西串聯起來,從而既解決了千家萬戶的維修困惑,又打破了維修工靠天吃飯的瓶頸,還能為個體五金店提供走貨渠道,也能為創業者帶來可觀的收入。”何曉華告訴記者,“但是我不太懂互聯網,我需要找一個懂互聯網的人,大家在一起才能有碰撞。”
圖為維修工提供上門維修服務。受訪者供圖
大陸青年:互聯網+疼點=重塑一切
1989年出生的陳就也是湖南人,因為受到創業文化的感召,大學畢業后投身到創業浪潮中。2013年底,陳就結識了何曉華,二人很多次聊過關于做O2O的線上線下上門維修服務,一致認同這種商業服務模式。“我們都是湖南人,選擇追隨‘何總’創業,一方面是作為創業合伙人要彼此了解;另一方面,何總長期從事傳統餐飲行業有一定的社會資源基礎,轉型做O2O起步會容易一些;最后就是,何總這個人靠譜。”陳就笑著告訴記者。
緊接著,何曉華和陳就聯合幾位合伙人共同創立了“隨到網”,打造出一個為用戶與維修工提供就近匹配的互聯網平臺,這也成為北京最早切入維修服務O2O的創業公司。陳就告訴記者:“我們提供的上門維修服務可以通過網站、APP、微信公眾號和客服專線四種方式進行預約,收到訂單后維修師傅會馬上與用戶聯系,并在半小時內上門服務。”
今年初,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陳就表示:“我很興奮,這也應時應景地給予O2O創業很大的鼓勵”。在陳就看來,“創業做的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們最主要的是要解決用戶的‘疼點’。”
陳就告訴記者:“疼點就是困擾用戶的煩惱,在維修服務這一塊,我們解決的疼點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信息的迅速匹配,基于地理位置快速找到附近的維修師傅;二是服務售后的保障,客戶如果不滿意,可以投訴要求再服務;三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服務便捷。”
“互聯網+疼點=重塑一切。”陳就說道。
圖為每位維修工配備的維修工具。據介紹,這套維修工具價值3000元。受訪者供圖
互聯網+:讓“創客夢”飛起來
“去年,我們已經在全北京市覆蓋了1000余名維修人員和以五金店為依托的400多家服務網點。”陳就告訴記者,“但準備向全北京推廣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一個是維修價格沒有統一的標準,另外就是維修師傅的服務質量不能保證。”
何曉華說:“目前維修服務的行業規范還沒建立起來。現在有些維修公司表面上是明碼標價,但其實仍是一個價格區間,而且這個區間很大,這樣維修工肯定會往高要價,這對用戶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何曉華和陳就他們通過長期的市場調研和走訪,制定了統一、合理、公開的價格標準,用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按“時”計價還是按“件”計價。
除此之外,他們打算通過培訓來提升維修隊伍的服務質量。“一方面是讓維修工師傅樹立起一種‘藍領’的信心,另一方面就是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在臺灣生活工作過很多年的何曉華對此深有體會,他說:“我在臺灣打工的時候很開心,因為臺灣人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普通人,都很尊重你。我2003年來大陸開飯店,這么多年開店從來沒讓員工住過地下室,他們都是住樓房,有電視看,有空調吹,大陸叫‘人文關懷’,但是在臺灣那些老板都是這么干的。因為這樣子,人家的心才會交給你。你不尊重他,他就會離開。尤其是現在的90后,他們不是純粹奔著錢來的,他們需要你的尊重。”
當然,“上門維修”并不是這個互聯網平臺的全部。何曉華告訴記者:“維修只是推開一扇門,最后達到的效果是要做一個從修理開始的關于”住“的生態鏈。等線下隊伍慢慢累積起來以后,我們甚至還可以進行廚房、衛生間的改造和裝修。”
“創客”心中都有一個“互聯網+”的夢,但并不可能所有人都順風順水,何曉華也是以一種“炮灰”的心態直面挑戰:“哪怕我們被別人淘汰了,但是沒關系,我們在改變維修行業的進程中盡力了。”相比這位“臺灣老板”,大陸青年陳就對此更有信心,他看好維修市場的前景,而且他認為“創業是一種信仰”。
何曉華還說:“互聯網的魅力在于不用‘關系’,你的產品足夠好,老百姓覺得你好,你就能夠生存。”(記者 張皓俞)
“藍領”維修工合影。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