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地區流行著一句俗語叫“有山后富,無山后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金門比山后村富裕的村落多的是,但卻沒有一個地方的民俗建筑比得上山后村。
金門用地充足,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素養較高,適合發展高等教育,可將臺灣本島占地擁擠的大學遷移至金門,將金門打造成“大學島”。在“看見金門新風采”——金門文化資源及旅游觀光發展論壇上,金門大學講座教授、著名詩人鄭愁予這樣建議。
今年適逢金門建縣100年,“看見金門新風采”論壇近日在金門升恒昌金湖大飯店舉行。論壇邀請有關專家及兩岸媒體高層共同與會,針對金門永續發展、文化觀光以及兩岸發展進行研討。
林德恭:金門古代共出了44位進士
金門自古屬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所轄,1915年1月正式設縣,以“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稱“金門”。金門縣副縣長林德恭介紹,金門除了大家印象中的“戰地金門”之外,更曾是文風鼎盛的地方,宋元明清以來,金門共出了44位進士,可謂人才輩出。此外,閩南建筑、戰地風光、僑鄉文化以及高粱酒的白酒文化,都是最能代表金門的文化符號,因此金門縣政府多年來在文化遺產保存方面,全力以赴。
鄭愁予:建議將金門打造成“大學島”
金門大學講座教授、著名詩人鄭愁予說,傳統的文化遺產,其特質能夠傳到今日而不衰的,就是民間文化。金門保存了大量原汁原味的閩南民間文化,金門發展現代觀光業,要依托這些文化資源。他建議在金門設立“閩南文化博物館”。鄭愁予認為,金門地理位置優越,距離臺灣本島、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都在一個半小時航程內,交通方便,可舉辦各種大型文體活動和賽事,并建議將金門打造成“大學島”。
范植谷:累計千萬人次大陸旅客到訪
臺灣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范植谷說,金廈兩地往來方便,今年1月1日離島落地簽已實施,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又往前邁進一步。他說,過去14年以來,前來金門的大陸旅客人次日益增加,自小三通簽訂以來,已累積千萬人次大陸旅客到訪。
升恒昌董事長江松樺表示,他另一個身份是“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傳統基金會榮譽會長”,他曾多次邀請大陸成員訪問金門,了解金門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升恒昌在金門建設了唯一的一家五星級酒店和國際免稅店,公司看好金門的發展,將來對于金門的投資不亞于大臺北地區。
金馬臺澎兩岸交流協會會長蘇進強表示,今年適逢金門建縣100年,他建議兩岸產官學界共同研擬“金門學”,展現金門特有的閩南文化和風情。(記者 陳智軍)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