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動物園今天(3日)公布影片,大熊貓寶寶“圓仔”澄清,很多人都叫它“小熊貓”,但真正的小熊貓“另有其熊”,大家別搞混了。
臺北市立動物園說,自從“圓仔”出生以來,常聽到人們叫它“小熊貓”,就像是大象的小孩大家會習慣叫它“小象”、犀牛的小孩會叫作“小犀牛”,以此類推。但其實,小熊貓和大熊貓雖然名稱容易讓人分不清,但小熊貓絕對不是大熊貓所生的孩子,和大熊貓是不同的物種。
動物園說明,小熊貓分布在大陸的四川、云南及緬甸、尼泊爾等地的山區,雖名為小熊貓,但是和大熊貓是完全不同的動物,有人稱小熊貓為“九節狼”,因為尾巴上有許多咖啡色的環。
動物園說,大熊貓和小熊貓的頭顱、牙齒、前爪,都因為吃竹子而進化得很接近,連握竹子的模樣都很相像。
大熊貓在長期的進化中,前腕骨的籽骨擴大發展成“偽拇指”,看起來像第6指,但它不是真正的手指。這個“偽拇指”能夠像其他手指一樣靈活獨立運動,使大熊貓能夠更容易握住竹子取食,而小熊貓因為生活環境類似和食性相同,也有和大熊貓相同的“偽拇指”。
動物園表示,目前大熊貓屬于熊科或大熊貓科,而小熊貓屬于小熊貓科,在分類上雖然被分家了,但是大、小熊貓仍有共同點,那就是都喜歡吃竹子,雖然有大小、黑白彩色之分,但都名為熊貓,都是很可愛的動物,希望大家不要“大小眼”。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