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K?在臺灣常能聽到這個新鮮詞。別誤會,這個名詞和金屬純度無關,談的卻是真金白銀——臺灣的大學畢業生起薪。
臺灣主計處2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臺灣1-5月實質平均薪資(包括經常性薪資,含獎金、加班費及紅利)為48725元(新臺幣,下同),扣除金融危機的影響,創下16年的新低;至于實質經常性薪資(本薪及按月給付的固定津貼及獎金)僅36774元,也創下14年來的新低。經濟不景氣、收入年年下滑,讓“22K”的話題也再度引人關注。
“22K”起源于2009年3月1日,臺灣當局啟動的一項就業輔導計劃。由臺灣當局向部分大學畢業生提供每月2.2萬元薪資并外加勞動健保,輔導他們進入職場,實習工作為期一年,俗稱“22K”。
獲得這項資助的大學生只占近三年畢業生總數的5%,主要對象為就業競爭力相對較弱者或未就業者。始料未及的是,原本想解決新鮮人高失業率問題的緩沖方案,卻成為許多企業給薪的標準,讓新鮮人起薪水準大幅下降,也讓“22K”成了年輕人低薪的代名詞。
臺灣《聯合報》刊文說,大學生求職,雇主常常一開口就是22K,這個數字成了難以突破的職場“魔咒”,經濟學稱這種隱形障礙或管制為“天花板效果”。
在臺灣網絡上流行的一個賬單顯示:以剛投入就業市場的臺北上班族來說,租金8500元(含水電、網絡)+餐費6000元+大眾運輸交通費1500元+學貸5000元+電話費1000元,加起來剛好22K。
有年輕人憤然成立“揭露22K”網站,透過網絡力量收集錢少事多的職缺,在這份取名“22K芳名錄”的名單中,臺灣大學、臺北故宮等知名單位赫然在列。
26歲的范嘉纮在一家茶葉公司工作。他說,身邊的職場新鮮人月薪超過22K的并不多,除非合租或是節約,否則很難有機會儲蓄理財。
“當你找不到工作,又需要工作收入的時候,只有22k的工作,你要不要做?資方是買方,我們是賣方。”一名叫“暴力熊”的網友的“吐槽”說出了許多臺灣新鮮人的心聲。
也有人現身說法“勵志”。一名網友說:“我曾是22K,在我畢業那年剛好遇上金融風暴,電視上不斷報導多少人因此失業、放無薪假……我告訴自己,蹲下才能跳得高,一開始低但不代表未來低。”更有職場專家認為“22K根本是個偽命題”。
22K議題不斷發酵,也讓職場新鮮人預估的“薪”情走低。臺灣《CHEERS》雜志今年的一項就業市場調查顯示,當被問到“是否覺得第一份工作起薪可能高過與學歷相同的平均水平(大學26000元、研究所32000元)時,有56.1%的新鮮人回答“不可能”,比去年高了15%。
“22K議題延伸出的問題除了傷害新鮮人的自尊,較長遠的則是會影響臺灣經濟循環的正向性。”一名網友點評說。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