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麥克從戰俘營紀念碑前站起身來,手里抓著一把剛拔出的雜草,白色粗線手套指縫間沾滿了泥土,褲腳高高挽起。
幾乎每個月,加拿大籍的何麥克都會從板橋的家中,趕到位于臺灣新北市的金瓜石戰俘營紀念園區做義工。他有一個頭銜——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會長。協會的成立,是為了向更多的人講述一段曾發生在臺灣,幾近湮沒的二戰史。
1941年南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約有4000多名被日軍俘虜的盟軍士兵被送往處于日據下的臺灣,進行勞役工作。他們中超過十分之一的人在戰爭結束前,死于饑餓、疾病、毒打及過度操勞。
從1942年到1945年,全臺從北到南共設立了15個戰俘營。盛產銅礦與金礦的金瓜石,是臺灣設立的第一家戰俘營。金瓜石臨近聞名的旅游小鎮九份,上世紀70年代前曾是淘金客的天堂。
對于這座暗無天日的囚牢,周圍的老百姓按閩南語發音稱為“督鼻仔寮”,意思是高鼻子的外國人住的營舍。“督鼻仔寮”里,有史可查1135名戰俘在金瓜石遭受非人的虐待。士兵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在溫度超過40攝氏度的礦坑挖掘礦石,許多人再沒有走出黑漆漆的坑道。
隨著二戰結束,以及金瓜石金礦資源殆盡,戰俘營的歷史逐漸被埋入地下。直到1990年金瓜石戰俘營遺址被發掘后,沉默多年的歷史才重新大白于天下。
“Charles F. USA、CYRIL H.UK……”金瓜石戰俘營紀念園區里,矗立著一座長達數十米的黑色大理石墻。墻上寫滿密密麻麻的名字,上題“獻給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人囚禁在臺灣的盟軍戰俘”。
這是何麥克眼中的“哭墻”。墻上的許多名字對何麥克來說曾是活生生的印象。過去的十幾年中,從世界各地找尋出還在世的戰俘營生存者口述歷史,拼湊出這段幾乎荒佚的歷史拼圖,是何麥克一直努力的方向。
“我的幾個叔叔在一戰和二戰中去世了。對他們在戰場上的陣亡,當時還是小男孩的我心里非常難過。”何麥克說,從那時起,他就一直想為戰場上的犧牲者做更多的事。
1986年何麥克第一次到臺灣,一下子“愛上了這里的人、文化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過了幾年,他二次赴臺遇到了現在的臺灣妻子,于是在板橋定居,開了一家做進出口貿易的小公司。
1996年,何麥克看到了根據加拿大籍戰俘醫師本?惠勒日記改編的紀錄片《一個戰爭的故事》,深受觸動的他決定“擔當這段歷史的記述者”。
“他們(戰俘)中的許多人死了,卻沒有人關心,沒有人愛他們。”何麥克說,這段歷史鮮為人知,也很少被談及,如果再沒有人做這件事,他們就會被忘記,這太糟糕了。
何麥克和許多人在世界各地奔走,聯系在世的各國戰俘老兵們口述歷史。在他們的努力下,1997年5月,金瓜石戰俘營舉行了首次追思儀式。后來,他們又協助新北市政府在金瓜石舊址處興建了戰俘營紀念公園。1998年,他們還建立了網站,刊登關于在臺灣戰俘和戰俘營的大量信息,首頁寫著“永遠不要忘記”。
如今紀念園區里,當年的舊址只有一根門柱和一小段圍墻。除了“哭墻”外,還有紀念碑、雕塑“永恒的和平與追思之火”“伙伴”、以及地上刻著的臺灣戰俘營分布地圖。
紀念碑上寫著這樣一段話:“這座公園將是一個永久的紀念地點,也是對所有二次大戰期間曾在此地及島上其他戰俘營受盡苦難的戰俘們的永遠的致敬。”
何麥克告訴記者,從1997年起,協會每年11月都會舉辦戰俘營追思禮拜。只是隨著時光流逝,依然在世的幸存者越來越少。今年11月13日的追思活動,將有一位92歲的戰俘營幸存者和13名幸存者家屬出席。
“我常常站在墻邊看著這些名字,懷念我和那些已去世的訪談者曾有過的美好時光”。何麥克說。
當記者離開金瓜石戰俘營紀念園區時,已是斜陽西沉。一群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戰俘營園區里參觀完畢返校。他們的到來,讓這片肅殺的地方添了幾分生機。何麥克直起身來,滿是汗珠的臉上掛著微笑。
“我很高興有人對這段歷史感興趣,有媒體的人來。希望你們能告訴全世界,這里曾經發生過的故事。”何麥克說。(記者 李寒芳)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