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后,內需萎縮,外銷下挫,掀起一波產業外移潮,在這移轉潮當中,日本企業欲借助臺灣企業,以拓銷龐大的大陸市場。
2日下午,臺“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和日本瑞穗金融集團共同主辦了“臺日企業結盟成長”說明會,說明會主軸是如何優勢互補,共同贏得大陸商機。
日企要通路臺企要技術
昨日瑞穗金融集團表示,大地震造成了日本汽車產業停工、產業空洞化、核電巨額賠償等一系列問題,特別為了因應產能重挫局面,必須加快產業移轉海外的腳步,這是決定日本在 “失落的20年之后”,“再起或者衰敗”的關鍵問題。
隨著大陸超越日本經濟總量并直追美國經濟總量,全球投資目光都聚集到了這兒,日本也不例外,在如何啃這塊大蛋糕的考量上,日本企業想到了臺企。瑞穗金融集團綜合研究所大陸負責人伊藤信悟表示,臺商投資大陸已占到大陸工業生產總值、出口總值一成,日企與臺企結盟,不僅使雙方的商務更順暢,更可有效利用臺商在大陸的產業聚落和產品通路,從而取得廉價的零組件和現有的市場。
而對于臺企來說,日方的技術、品牌和管理一直是其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如今遇上日企主動把手伸了過來,迎來了合作的天賜良機,臺企當然求之不得。
雙方中小企業是結盟主角
上月27日,在臺灣中小企業舉辦的“磐石獎”表彰活動上,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蕭萬長勉勵中小企業,一定要把握機遇與日本中小企業捆綁合作。他說,臺灣的兩個主要貿易對手韓國和日本,韓國大企業越做越大,中小企業發展空間被壓抑,日本中小企業向來信賴大企業,然而大地震后大企業自顧不暇,日本中小企業也在尋找出路。他強調,要加緊與日本中小企業合作,這是個大好機會。
據了解,為了促成臺日企業結盟,臺當局專門撥出了數百億元新臺幣的專案經費資助,以此增強臺中小企業競爭力。蕭萬長表示,臺中小企業要在技術、管理上跳躍式前進,向日企學習是一條捷徑。
臺灣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介紹,臺灣企業總計125萬家,中小企業占了124萬家,約占總數的98%,解決就業人口將近79%。
中小企業向來是臺企海外擴張的主力軍,以前他們一個個拎著裝滿樣品的皮箱,四處爭取訂單,創造了臺灣大量外匯,造就了經濟騰飛的輝煌,今天向大陸擴張之路上,中小企業依然是主力。
臺灣中小企業的發展契機
結盟對日企來說是良機,對臺灣中小企業來說也是難得的契機。臺灣中小企業在幾十年沖殺拼搏過程中,之所以能不斷攻城掠地,一方面是他們敢于冒險,一方面是受益于臺當局的鼎力扶持。
蕭萬長說,大企業長大了,無需扶持,而中小企業才需要當局的更大扶持。近兩三年來,臺當局設立的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不斷加碼,中小企業雖然沒多少抵押品,卻同樣可以向銀行借到錢,重要一環便是信保基金替這些企業作了信用擔保。
臺當局在政策環境上,也對中小企業照顧有加,之前出臺了“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條例”,把中小企業在技術、銷售、金融、租稅等方面的優惠措施整合起來,當時非常罕見地在朝野沒有任何異議的情形下以最快速度通過了。最近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中小企業享有與大企業一樣的單一、公平的最低稅率。
蕭萬長強調,臺灣中小企業機動靈活、創新求變,當前正值在大陸遇上轉型升級,如果有日企的結盟,必會加快他們的技術升級、管理轉型的步伐,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海峽導報》 駐臺記者 蘭文)
[責任編輯:張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