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是臺灣拯救“紅唇族”運動月。日前,臺灣檳癌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公布 “2010年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關注“紅唇族”與口腔健康,全臺再次掀起拯救“紅唇族”系列活動。
嚼檳榔,雖很酷,卻也危險
吃檳榔者,邊嚼邊吐,所吐汁液如同鮮血一般,而嘴角、牙縫都是“血跡”,故而得名“紅唇族”,臺灣目前已嚼出超140萬人的“紅唇族”。
檳榔,有“臺灣口香糖”之稱,具有提神作用,若嚼上癮,就很難擺脫。嚼食檳榔能獲得接近 “軟性毒品”的刺激,是便宜且相對“安全”的“零嘴”,嚼檳榔時下儼然成為臺灣社會中一種“耍酷”的現象。
盡管近年來臺灣檳榔產量有所減少,但喜食檳榔的人口卻未遞減。“有很多小朋友受家人影響,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嚼檳榔。”臺灣檳癌防治聯盟專家擔憂地說。在今年臺灣多個縣市的 “拯救運動”中,專門針對“小紅唇族”的項目,就是重中之重。
據臺“衛生署”統計,近20年來,口腔癌在臺發病率暴增四倍,其中歸因于嚼檳榔的為38%。而全臺口腔癌發生率居前的縣市,其嚼檳榔率也居前列。
向青少年賣檳榔,重罰!
面對龐大的“紅唇族”,臺灣預防口腔癌其實已“出盡奇招”:各中小學都配有口腔保健師,定期為學生進行口腔保健;和煙酒一樣,若向青少年提供檳榔,將遭重罰。此外,臺灣許多縣市積極推動“無檳榔社區”。
在導報記者訪臺期間,就見識過多個社區“戒檳榔”的熱鬧場面。很多大眾互動游戲,都被推廣至社區戒檳榔。為勸導鄉下的阿公阿嬤不要嚼檳榔,北港媽祖醫院醫護人員巧扮成檳榔西施表演話劇。桃園縣為鼓勵早期篩檢,免費對民眾實行口腔檢查,還現場抽獎送自行車。
拯救“紅唇族”,需要創意
專家指出,為宣導民眾抵制檳榔、注意口腔健康,一般的講座和上街宣傳似乎已不夠,戒檳榔需更多新創意:如舉辦海報設計與標語創作競賽征稿,邀請偶像明星來代言進行口腔定期檢查的好處,以吸引更多眼球。
縱觀全臺,越來越多醫療院所、社區、便利商店加入宣導行列。以宜蘭為例,本月該縣發動12鄉鎮衛生所結合社區、學校,辦理13場宣傳活動,包括“健康講座”、“拼圖闖關游戲”及“有獎征答”等,全面宣導檳榔對健康的危害。(海峽導報;張燕娟 林靜嫻)
[責任編輯:馮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