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4月21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中央氣象局”統計分析臺灣地區百年氣候變化發現,平均氣溫上升,四季也明顯變暖,尤其2月到4月的春季、10月到11月的秋季,增溫幅度相對較高,出現夏季變長、冬季縮短的特殊現象。
明天是“世界地球日”,臺氣象局制作“氣候變遷”專題,分析臺灣地區自1901年至2006年的105年氣候變化。此次除了年際變化,特地增加分析每個月氣溫變化差異。
氣象局長期課長陳云蘭分析,自20世紀以來,臺灣的平均氣溫在百年間上升約攝氏1.4度,為全球平均增溫速率的2倍,且臺灣氣溫變暖不僅表現在全年均溫的升高,一年四季都明顯變暖。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指出,這種變化將使民眾延長使用冷氣的時間,消耗更多電力和能源。
陳云蘭指出,2月到4月是從冬季回溫的季節,10月到11月是溫度下降,準備從夏季進入冬季,這兩個時序交替的季節出現特別明顯的升溫,代表氣候改變,使春季天氣提早脫離寒冷;而秋季停留在暖季的時間變長,讓人產生夏季增長的感覺。
因此,冬季跟著縮短。依時序分,每年12月到翌年2月是臺灣的冬季,以全天平均氣溫低于18度為實際冬季的定義,過去百年的前30年冬季大約從12月下旬到2月中旬;最近30年要等到1月以后,平均氣溫才明顯下降到18度以下,而2月上旬平均氣溫就開始迅速回升,冬季最寒冷時間前后各縮短約10天。
氣象局又分析最近10年觀測資料,臺灣冬季全天平均氣溫低于18度的時間,只剩下1月下旬到2月上旬,冬季的天數足足比20世紀初縮短長達1個月。(高大林)
[責任編輯:楊云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