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臺生顧秉真分享大陸求學經驗。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
上海臺協常務理事許智勝分享大陸經驗。圖自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旺報》報道,“如果你一來北京就是在抱怨霧霾、交通,那我勸你還是不要來吧。”老臺生諄諄教誨,赴大陸讀書要有決心、突破自我,周圍都是人中之龍,一定可以逼臺生成長:“只要能熬過來,大陸名校2年就可以激出你的狼性!”
復旦臺生丁于珍今年碩士班畢業,她表示去大陸3年很受挫也很受用,臺生要先克服2件事:第一,上海物價(高過臺北2、3成);第二,大陸學生的競爭力。“復旦學生隨時充實自己,大一開始找實習、努力讀書,人人對國際事務都很有想法,他們真的很強。”丁于珍認為,3年上海經驗讓她有更高視野,很值得。目前她在上海富邦華一銀行工作。
清華美院博士生徐偉軒給臺生的建議是:態度上要注意適應環境、學習與人相處;策略上不論學習或未來都要先有打算。“有人來北京就抱怨霧霾、車亂停,為何不拿這些時間去突破自己?有人只跟臺生抱團取暖,分宿舍時不跟本地學生住,但說不定你的室友就是下一個馬云。”
徐偉軒說,能進北京清華大學的大陸學生都是人中之龍甚至“怪物”,但臺生要不卑不亢,謙虛而不妄自菲薄,不斷讓自己更好;至于未來要回臺或留在大陸,要走學術路線或就業,一開始就要想好。
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張育瑛不斷“恐嚇”臺生:“我們學校課真的很重,念不來就不要來。”她說,學生要在3年半時間修完350個學分,再花1年半在醫院實習,從門診到檢驗科樣樣要“蹲”過,天天睡不飽;寒暑假也沒時間玩,每年入學臺生40幾人,只有一半能順利畢業。但她也保證,只要熬得過來,辛苦耕耘必有豐美收獲。
[ 責任編輯:李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