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山大學紀念品以余光中的詩句為賣點。
東海大學乳品銷售過億。
臺大廢棄的老宿舍變身餐館,開出誘人餐食。
成功大學把蘭花研究成果轉化為香水。
臺灣各高校的教育撥款年年降低,還不說普通高校,就連排名前四位的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成功大學3年來辦學經費都平均減少了25%,各大學的一些研究交流計劃被迫取消,競爭力也受到影響。根據英國最新公布的亞洲百名大學排行榜,臺灣只有13所高校上榜,比去年的17所退步了不少,而且一些高校已處在“掉榜”的邊緣。
應對經費短缺,除節流外,臺灣各高校也在開源上各顯神通,“學”里淘金,因為喊窮沒用,不如開動自有資源,能賺一點是一點。
紀念品有商機
帶有大學特色的紀念品本來是大學用于外聯的辦公品,即使是放在校園的小賣部賣也不指望賺錢。這些紀念品上通常只印個校名、校訓、校徽等,樸素簡單。但學校缺錢后,紀念品生意成為每所高校的必選。紀念品成為商品后,創意井噴,形象百變,新潮、實用、個性,再加上文化附加值,成為市場新寵,幾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暢銷產品。
海峽兩岸都喜愛的詩人余光中曾任教于臺灣中山大學,大學又位于高雄市西子灣畔,該校于是把余光中和西子灣當作賣點。有一套鉛筆,每支筆都印一句余光中寫西子灣的詩句,比如“珍重西子的晚霞”、“只因滄海是我的鄰居”等,一套鉛筆售價200元(新臺幣,下同),價格不便宜,但卻常年熱銷。另一件熱銷商品是印著余光中詩句的磨砂玻璃杯,杯子本賣不出高價,但印著“這世界待你向前推動,像杯子旋轉在你掌中”的詩句,便“高貴”了起來。
臺灣藝術大學的賣點是設計和手工制作,比如工藝設計系的老師設計的一款項鏈,玻璃材質上點綴金箔校徽,現代感與貴重相結合,再組織學生手工制作,既是教學又是生產,學生們還能計件取酬,可謂“兩個輪子高速轉”。
別小看杯子、帽子、T恤衫、夾克、明信片這些小商品,臺灣大學僅校園內的紀念品年營業額已超過了600萬元,不少人專程到臺大來買東西。只要設計創新、制作精良、代表高校的個性,紀念商品不愁賣。
校園也有“房地產”
房地產做得最紅火的當數臺灣大學,因為臺大的資源得天獨厚,歷史久、名人多、房產多,且都位于臺北黃金地段。一些日據時代的教工宿舍長久廢棄于街巷,臺大鎖上門,掛一個“老屋勿入,靠近危險”的牌子了事。雖然早有商人盯上老屋的商機,但象牙塔上的臺大不屑稻粱之謀。
近幾年,臺大也開始挖掘老房子的商機,積極尋求與商界的合作。一些可以拆掉的老屋原地建成商住,有保存價值的老屋承包出去開咖啡館、餐廳。這些咖啡館和餐廳因為有臺大和名人的附加值而成為名店,比如臺大對面地質系名教授馬廷英故居,不少名人曾在此出入、小住,瓊瑤的電影《窗外》也在此取景,本已失修棄用多年,現開辟為帶簡餐、咖啡的科普教室,以門牌號青田街7巷6號命名為“青田七六”,一開業便大受歡迎,不少單位租此屋舉辦會議、展覽,營業收入近千萬元。
臺北科技大學也打起房產的主意,將新建大樓一層租給企業開辦進口汽車展示中心,月租上百萬元。
校辦企業做大做強
遠離都市的大學搭不上房地產的順風車,也能各出奇兵找到財源。東海大學一直有個校辦實習牧場,過去只用于教學實習,大學轉變思路,發揮科研、管理的專長開發乳制品。東海大學牧場乳品現已成為市場名牌,從食品到保健品種類齊全,獲得臺灣“金字招牌獎”,年營業額破億元。
位于臺灣最南端的屏東科技大學,結合自己的科技力量,將求財目標鎖定健康食品。他們成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薄鹽醬油、烏醋、青梅、納豆等系列產品,別看產品不大,但有綠色、天然、健康的賣點,光醬油一項的收入就高達6000萬元。
成功大學所在的臺南是臺灣最大的蘭花種植地,成大對蘭花的研究處領先地位。為了把學術變成產業,成功大學成立蘭花研究中心,結合產、官、學力量,將學術成果轉化為企業服務、新品推廣、衍生品研發,比如他們利用獲得專利的“蘭胚素”萃取技術,制成蘭花香水、香皂、精油等;利用對南非“糖果蘭”的研究成果,與蛋糕廠家聯手,開發蘭花乳酪蛋糕,并正在研究將“糖果蘭”轉化為新的食品香料;他們還和企業合作推出蘭花酒等產品,利用研究成果開發財源。
大學本是百年樹人、引領文明之地,現在卻要忙著掙錢,有些高校的副校長就是“募款”副校長,天天拜訪董事長、成功校友,難免在社會上引起爭議。但爭議歸爭議,撥款減少、開支增加的現實擺在那里,大學要辦下去,還得各顯神通奔“錢”程。
[ 責任編輯:李學磊 ]